作為女性要經歷幾個階段,青春期、分娩期和更年期。這三個階段都給帶來不一樣的心路歷程。尤其是更年期,女性變的“脆弱”,是女性一生中非常要注意保護的一個階段。
1.女性的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為排卵和分泌雌激素,維持月經周期、生育能力和女性性征。卵巢中未發育的卵泡稱為原始卵泡。女性新生兒的卵巢中約有10萬個以上的原始卵泡,在一生中只有約400至500個卵泡發育成熟,其余的自行退化。女性在50歲左右時,卵巢中的原始卵泡差不多已經耗盡了,而且,經過幾十年的滄桑,原始卵泡即使留存下來,對垂體激素的敏感性也明顯下降,難以發育成熟并產生足量的雌、孕激素,最終導致絕經,進入更年期。
2.遺傳基因控制著女性卵巢中的原始卵泡數量。原始卵泡由遺傳基因來決定,而且存在一定的家庭性差異,因此,女性絕經的年齡有早有遲。原始卵泡能否發育成熟決定于后天的各種環境因素,如初潮年齡、婚姻狀況、營養、懷孕與生育、哺乳、避孕藥、吸煙、運動、職業、體質、氣候、海拔高度、種族、經濟狀況等因素。女性絕經期的年齡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而遺傳基因是由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力量決定的,被選擇保留下來或被強化的生物特征必須能增加攜帶這些基因的后代的數目。然而,更年期會使女性生育孩子的數目減少,這樣的基因為什么會被保留下來呢?原始卵泡的枯竭與衰弱是女性絕經的直接原因,問題是自然選擇為什么安排女性的原始卵泡在40多歲時就逐漸耗竭或缺乏活力了呢?為什么絕經期開始的年齡不能逐漸后移以至于再次消失呢?這樣的女性就能生育更多的后代了。實際上,原始卵泡耗竭只是女性絕經的直接原因,而不是終極原因,進化史原因是婦女在50歲左右出現更年期的終極原因。
3.更年期是人類壽命延長的一種結果。在人類700多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無論是男是女,只有極少數人能活過40歲,基因理所當然地安排在40歲以后終結生育(控制原始卵泡的數目)。人類壽命延長僅僅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如果給人類足夠的時間(比如1萬年),人類可以進化出任何適宜的生物特征來。人類進化的結果往往是延緩而不是加速衰老,但是,生殖器官的老化延長了女人的生命,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會在保養身體和繁殖后代之間達成一種平衡。在十分落后的社會環境中,如果過度生育,就會縮短壽命,如果節制生育就會延長壽命。現代社會中的女性要么不生孩子,要么只生一個孩子,壽命明顯延長了,其代價是要遭受更年期的折磨,任何益處的獲得必將付出一定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