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進入更年期,人就開始變得煩躁易怒又多疑,身心開始走下坡路。激素補充療法已非常流行,不僅可以緩解更年期相關臨床癥狀,更可以降低遠期相關疾病如骨質疏松的風險。
我國發生率較低,疼痛情緒問題更突出
全球每年約有2500萬女性進入更年期,中國每年會有1000萬女性進入更年期。目前全球50歲以上的女性約為5億。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5年亞洲地區老年女性將從1.07億增加至3.73億。到2050年,全球60歲以上的老年女性占女性總人口數的30%。
更年期是女性從性成熟期進入老年期的過渡階段,多發生于45—55歲之間。月經改變是大部分人首先出現的癥狀,其次就是血管舒縮癥狀,主要表現為潮熱、出汗,還有抑郁、焦慮等精神癥狀,同時伴隨而來的全身不適疼痛,骨關節不舒服,最后發展到完全絕經。這一過程可持續至絕經后2—3年,僅有少數人到絕經后5—10年,癥狀才能完全減輕或消失。
我國更年期癥狀的發生率,從整體看潮熱出汗癥狀的發生率比西方稍微低一點。比如說北歐、美國一些國家女性,潮熱、出汗達到70%,我們則是50%—70%,但我國女性出現渾身肌肉疼痛及情緒問題更突出一些。
如何評估是否到了更年期
趙女士月經不調已經有半年多了,最近還出現了抑郁的癥狀,天天哭,人也日漸消瘦。趙女士懷疑自己長了腫瘤,還要求做胃鏡,全身檢查之后,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已經被折騰得夠嗆的家人,最后把她送進了楊欣主任的門診。經過更年期癥狀評估,趙女士最終被確診為更年期綜合征,并給她輔助了激素治療。“當然,這個病人還有明顯的抑郁、自殺傾向,所以還輔以抗抑郁治療,兩三周以后癥狀就減輕了。要是早來治療,情況也不會這么糟了。”
到底什么樣的女性,需要來做更年期癥狀評估呢?對于更年期癥狀的評估,有特殊的量表,常用的是Kupperman Index評分,可以讓她自己打分,看看更年期到底到了什么程度,癥狀是第一位。再進行一個全面的體檢,比如,了解她的乳腺、子宮什么樣了,有沒有相關的疾病;血壓也是必查項目,反而激素水平不是必查項目;是否有骨質疏松家族史,是否渾身疼痛,有的話,還可能給她做骨密度監測。通過綜合判斷,就能知道她的激素水平是否下降,癥狀是否嚴重,要排除性激素治療的禁忌癥,才會給予她治療及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