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我國中醫的一種傳統理療手法。比如感冒,喉嚨痛的等只要你把握好穴位,通過刮痧都可以很快的治療這些疾病。那么你知道刮痧還可以治療婦科疾病嗎?下面,尋醫問藥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
胸腹部位禁刮多
胸部正中線應用補法,即用力輕柔,忌用力過大。胸部兩側一般采用平補平瀉或補法。對于病久、體弱胸部肌肉削瘦的患者,刮拭時可用刮痧板厚邊棱角沿兩肋間隙之間刮拭。婦女乳頭禁刮。
空腹或飯后半小時以內禁在腹部刮拭。
臍中即神闕穴處禁止刮拭。
肝硬化腹水、胃出血、腹部新近手術、腸穿孔等患者的腹部禁刮。
胸腹部多用補法刮
患者取仰臥位,刮者站或坐其一側,或站或坐其頭前。先暴露胸部待刮拭皮膚,并涂沫刮痧潤膚油或潤膚乳。
刮胸部正中線5~8次。刮痧師手持刮痧板,以其薄邊為著力點,以補法或平補平瀉法刮拭胸部正中線(任脈胸部循行部分),從天突穴經膻中至鳩尾穴上,從上向下刮。在膻中穴可重點刮拭,正中線可讓其出痧。手法力度適中,不可太重。
刮胸部正中線至兩肋5~8次。刮者以刮痧板厚邊為著力點,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刮拭胸部兩側,從胸部正中線開始,由內向外刮拭。女性應避開乳頭。手法宜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不出痧或少量出痧。
刮腹部正中線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為著力點,補法刮拭腹部正中線(腹部任脈循行部分),從鳩尾穴至水分穴,避開神闕穴,再從陰交穴至曲骨穴。腹部刮痧力度宜輕柔,不可向下用力過大,以免傷及內臟?勺尰颊吒共可约庸臍,可稍刮出痧。
刮腹部兩側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或厚邊為著力點,用補法刮拭腹部兩側,從幽門、不容、日月向下,經肓俞、天樞、大橫至橫骨、氣沖、沖門。腹部刮拭力量宜輕柔,不可向下用力過大,以免傷及內臟。刮拭時可讓患者腹部稍加鼓氣,可使腹部稍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