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空氣干燥,皮膚也跟著干燥起來,許多人癢到晚上睡不著覺,常用手抓到破皮流血。中醫師建議,不妨針灸或按摩7個止癢穴位,同時解體內和外在肌膚的渴,讓“冬季癢”不再找上門。
皮在癢!7穴位先解身體的渴
“冬季癢”與體內太干有很大的關系。中醫師黃慧娟表示,若出現脾胃失調、腸液太少、口干舌燥、排便干燥、火氣大、喉嚨干癢等癥狀,代表體內津液代謝失調,水分和養分無法傳遞到肌膚組織,加上外在風邪的影響,皮膚更容易顯得干燥、奇癢無比。
搔抓止癢易產生傷口,增加感染機會,因此黃慧娟中醫師建議民眾可按壓脾經、肺經和大腸經的對應穴位,在不傷害皮膚的情況下快速止癢。常見穴位,包括走脾經,可補血、活血、調理津液代謝的三陰交穴、血海穴和陰陵泉穴;走肺經,可緩解上呼吸道干燥的魚際穴和尺澤穴;走大腸經,可同時改善排便干燥、口干舌燥、胃火旺盛的曲池穴和合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