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中,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在享受良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開始希望自己能夠更加的健康,要想健康,生活和飲食的一些原則是必須遵守的,今天就為大家講講最基本的一些養生原則。
第一招必勝秘笈:放松精神,氣爽身輕
“養生”和“健身”的關鍵是放松精神。放松精神,可以讓肌肉、骨骼、器官自然地進行恢復和修整。
放松精神的第一個要點是:把名利、是非和感情糾葛拋開,把氣喘勻了,好好地休息一下,實在靜不下來時,可做幾次大循環呼吸(方法見后)。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樹立“大我”思想,時刻想到,自己的存在是人類社會、家人親朋的需要;個人存在的價值,就是為社會進步、人類幸福而奉獻。有了這種精神基礎,就會重生存,重付出,輕名利,從大處著想,舍己為人,舍小顧大,心安理得;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盡到自己的義務,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毫不氣餒,一往無前。
第二招必勝秘笈:注意科學飲食,克服不良的生活習慣
吃飯講究營養,決不按口味挑食。為了營養全面,食物品種要盡量的多。為了增加食欲,可用不同烹調方法加工,以適合自己的口味。當保持食物營養價值與滿足口味相矛盾時,要強迫自己吃不合口味的食品。寧可把“飯”當“藥”吃,絕不能等到病魔纏身時,把“藥”當“飯”吃。不要輕信各種補品的神奇效果。在自身的生理機制不健全時,食用所謂的“補養品”并不能受益,甚至有害。
飲食要多改變花樣,生活方式要豐富多彩。對任何一種不利于健康的所謂“享受”,都不能貪得無厭,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控制享用的程度,量力而行。比如抽煙、喝酒、玩樂等,都不能過量,更不能以損害健康為代價。
第三招必勝秘笈:科學呼吸,一生受益
呼吸方式有兩種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前者吸進去的空氣利用不充分,有相當多的氧氣尚未利用,就被呼了出來,為了滿足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對氧的需求,不得不增加呼吸頻率。這種方式容易造成呼吸急促,常有氣短、疲勞的感覺。后者可以增加吸氣量,氧的利用率同樣不高,加之肺里缺氧,不利于血液凈化,也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根據我多年健身的體會,最好的呼吸方式應該是“大循環呼吸”(也可稱之為肺腹共同進行的復式呼吸)。
具體做法是:中正站立, 兩眼輕輕閉合。含胸、收腹,吸氣,并向兩側擴胸。兩個肩膀會有上翹的感覺,頭有點發脹,似乎自己不斷長高、頭要頂到天了。在此過程,吸氣入肺;下頦靠近胸,收著小腹把腹中廢氣通過喉嚨從鼻腔(或口腔)呼出來。能感到,氣血從頭向下,沿著后背往下走,命門會發緊、發脹,整個身形似乎要墜入地下,有一種上下貫通、渾身舒服的感覺。呼氣要盡量的徹底。
第四招必勝秘笈:堅持做下蹲運動
具體做法是:兩腳并攏,周身中正,兩肩微微前扣,兩臂自然下垂,百會上領,下頦回收,兩眼輕輕閉合。
按大循環呼吸的方法,吸足氣后(重心要移至前腳掌上),呼著氣慢慢下蹲,同時重心漸漸向腳跟移,至最低時,兩手環抱小腿或膝蓋(初學者只能抱膝,到腰骻松得比較好時,才能抱到小腿),做幾個深呼吸,往后靠一靠,把脊柱拉一拉,然后吸足氣,百會領著,用丹田之氣推著上起。
如果蹲下后,小腿、大腿、小肚子,三者能夠緊密相貼,環抱的雙臂、膝蓋和頭都不超越“過腳尖的豎直線”,說明已經達到較高要求。
下蹲的數量可根據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決定,一次做30~60個,也可120或240個。常練此法可舒展筋骨、暢通脈絡、益壽延年。
第五招必勝秘笈:俯身拱腰降低血壓
具體做法是:兩腳并攏,周身中正,百會上領。兩臂體前向上,舉至頭頂上方,掌心向前,大臂貼耳,深吸一口氣,同時兩臂上拔一下,然后頭前傾、臂前伸,隨著頸椎彎曲、胸椎彎曲、腰椎彎曲,兩掌至腳前,下按三次;向左扭身下按三次;向右扭身下按三次,接下去把身體轉正,兩手按著地轉至身后,掐后跟踺,下頦繼續收、身體繼續彎,收著小腹使頭面貼于小腿(練到高水平時,眉頭可貼于膝蓋)三次。然后,吸足氣,在百會帶領下,用腰拱著,使腰椎、胸椎、頸椎逐節直起,最后身體中正,兩手舉到頭上方自由松動。這樣的動作一次可連續做3~6個。
上面的內容就是專家想分享給大家的基本的養生原則,如果我們想長壽健康,上面的這些內容是必須要做到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漸的培養自己上面的生活和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