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是世界心臟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對此,某健康網站對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做了一個調查問卷,了解一下大眾對此的一些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有4成的人不知道心臟與飲食的關系。下面,趕緊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截止2014年8月30日,共計6845位網友參與了此次調查。針對調查結果,調查小組邀請了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病專家、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孫宏濤以及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北京市營養學會營養宣教分會副秘書長顧中一進行解讀。
1、您認為心臟健康是否和飲食習慣有關系?
此項調查中,選擇“沒關系”的網友占57.36%,超過半數;選擇 “有關系”的網友占42.64%,雙方人數相當。網友對這一問題認知并不清晰。飲食結構的改變對心臟健康究竟有什么影響?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病專家孫宏濤指出,經過多年的大眾教育,大家已經逐漸認識到飲食與心臟健康的密切關系。飲食和心臟的關系完全可以用所謂病從口入來詮釋。
據介紹,高血脂癥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 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脂等血脂成分的濃度超過正常標準,除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外,還會影響脂質代謝,誘發糖耐量異常、糖尿病、脂肪肝、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等疾病。而高脂血癥大多與飲食有關,是吃出來的病。
顧中一也有相同觀點:“畢竟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物質都來源于食物,可以說我們是由所吃食物構成的。目前有很多循證醫學證據顯示,多飽和脂肪、鈉、缺少蔬菜水果的飲食結構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健康的飲食是健康心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