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季都會出現天氣比較干燥的情況,而雪梨又具有潤燥的好功效,所以,這種水果在冬季是非常討人喜歡,很多朋友會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制作 一款雪梨湯為家人和自己在冬季潤潤肺,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一處雪梨飲食的新搭配:雪梨薏米羹。
雪梨一直比較讓朋友們喜歡。雪梨具有養血生肌的作用,與薏米、銀耳、枇杷同煮,特別適合在入冬后身體偶感風寒時用于清熱潤肺、安神止咳。而且用挖空的雪梨做盅,使湯品更加原汁原味。
原料:雪梨2個,枇杷1個,薏米、貝母、慈姑、銀耳各25克,黃瓜和櫻桃碎各少許。
調料:冰糖水。
做法:
1.將薏米、貝母、銀耳分別洗凈泡發,將薏米和貝母放入碗中,置于蒸屜中蒸熟,然后再將銀耳放入碗中,加水,放入蒸屜中蒸熟。
2.慈姑去皮洗凈,與貝母一同切成小丁。慈姑入水汆一下,撈出涼涼。黃瓜洗凈切丁。將雪梨洗凈,橫切去1/5做蓋,用小勺挖去梨肉,將外殼蒸熟,梨肉榨汁去渣。
3.將所有的材料放入梨盅內。
4.將榨好的梨汁加礦泉水和冰糖水調勻,然后倒入梨內即可。
雪梨的營養價值:
味甘性寒,含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C、胡蘿卜素等,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冬天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梨可以生吃,也可以蒸,還可以做成湯和羹。但是梨性寒,一次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虛寒、腹部冷痛和血虛者,不可以多吃,多吃易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