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當歸最補血
當歸是中醫最為常用的補血中藥,性情溫和,可用來煲湯、泡水喝;阿膠,也有滋陰補血的功效;而何首烏對血虛者產生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按摩補血穴位
每天花15分鐘按摩補血四大穴位,也能輔助調節血虛。這四個穴位分別是關元穴(臍下約1.5寸處)、氣海穴(肚臍下方約3寸處)、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1橫指處)、三陰交穴(下肢內踝上3寸、脛骨后緣處)。
●減肥悠著點
減肥不求速成,而應以運動和健康飲食為基礎。過度節食,不吃肉食,最容易導致營養不良而生化不足,讓血虛不知不覺中來臨。血虛之人,還應盡量做到勞逸結合,睡眠充足,頤養情志。
●特別叮嚀
中醫診斷的“血虛癥”中有一部分是“貧血”患者,但不是所有被診斷為“血虛癥”的人,都會出現貧血的化驗指標。氣血雙向調理是遠離血虛贏得健康的第一步。因此,在選用補藥時還應適當加些補氣藥物,如黃芪、黨參、鹿茸、甘草等。
血虛有哪些癥狀?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血虛的判斷方法及血虛的調理方法,如果出現以上情況,那么我們就要及時的調養哦,要注意日常的補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