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我們健康的基礎,出果出現脾胃健康的問題,那么會導致全身器官的動作都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的產生,所以,一旦發現了自己脾胃出現問題,就一定要找正確的方法來解決。那么用飲食調理脾胃虛寒我們應該如何來做呢?
【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還是胃熱?】
平時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涼、胃口不好、常感疲倦無力的,多數為脾胃虛寒之人;而經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粘滯不暢、脾氣暴躁的,多為胃熱之人。
另外,胃泛酸水時伴有灼熱感,一般為胃熱,而胃寒的人泛酸通常是泛出清水。
【脾胃虛寒的原因】
脾胃虛寒癥是由于素體脾氣虛,或脾虛日久,波及脾陽,使脾陽也虛;或貪食生冷,損傷脾胃,導致脾陽虛不能溫暖胃腸,寒氣自內而生的病證。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嗜食生冷等等。
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造成脾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
除遺傳外,胃寒一般是由不恰當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如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此外,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也容易導致胃寒。
對這類人群來說,食療宜服用紅棗、黑豆、大蒜、生姜、孜然暖胃粥;忌食獼猴桃、甘蔗、西瓜、柿子、香蕉、苦瓜、梨、綠豆、薄荷等,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胃寒疼痛加劇。
【食療調理】
1.胡椒紅糖水
胡椒粒6克砸碎研磨后,用開水沖,然后與紅糖水一起泡1小時左右,口服可治療胃寒引起的胃痛。
中醫認為,胡椒味辛、性熱,有溫化寒痰、排氣的作用,可治療胃寒所致的胃痛、嘔吐以及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是健胃、暖胃的上好食材。胡椒的吃法多樣,可以在菜湯或肉湯熬好后,趁熱撒入胡椒粉,不僅味美,還能起到暖胃的效果。此外,整粒的胡椒也可直接用來炒菜。
2.紅棗秈米粥
取秈米50克,紅糖10克,大紅棗7枚。共同于清水中以文火久燉至熟爛,加入紅糖,熱食。
3.糖姜片、糖姜水
糖姜片即超市所售成品,而且價格不高,比自己制作要省事,直接買來零食即可。糖姜水則是將生姜切片,加紅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斷時,趁熱飲用有效。
4.姜制棗豆
紅棗1000克,黑豆1000克,姜500克(切片),洗凈后放入鍋中加涼水煮。煮熟后盛在容器內備用,每頓飯用碟盛五六個棗、姜數片、黑豆一撮,放在鍋內熱上,吃飯時吃下,數月連吃即愈。
5.糯米江米紅棗粥
糯米、江米,性甘平、無毒,入脾胃。有暖脾胃,補中益氣,縮小便的功效。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以此二種藥食同源的原料共煮粥,經常食用,對胃寒有效。
【按摩調理】
1.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在足三里(膝關節髕骨下,髕骨韌帶外側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天樞(肚臍左右兩側各向兩旁大約2寸處),神闕(肚臍部位),氣海(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下大約1.5寸處),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中脘(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等穴位用艾條熏灸直至皮膚發紅且微微發燙為止,每日30分鐘。
2.按摩肺經上魚際穴的功能(掌心張開,在大拇指的下方會出現如魚腹形狀,赤白肉際處即是,以指按壓會有酸痛感),魚際是肺經的滎穴,滎穴的主要功能在輸導經脈及臟腑間水份的平衡狀態。
平常按摩魚際,可緩解胃寒、手足怕冷等癥狀,尤其天寒為四肢冰冷所苦的女性朋友,只要常按或常灸此穴,自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