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一般口味較重,飲食比一般常人要咸,越是這樣越容易觸碰“高壓線”。要想降壓防慢性病,營養師認為需要多攝入鉀,即每天攝入3600毫克的鉀(相當于4斤香蕉)。當然4斤香蕉下肚怕是要營養不良了。不用擔心,營養師今天為大家推薦了6個補鉀秘籍,趕緊來看看吧。
秘籍一:蔬菜要吃一斤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居民吃300~500克的蔬菜,那是對健康人的推薦,高血壓患者就要加量了。在750克的蔬菜中,有250克左右的綠葉菜,還要有500克以上的瓜果類蔬菜來額外增加鉀攝入量。
為什么要強調蔬菜搭配呢?
這是因為綠葉蔬菜能幫助保證鈣、鎂元素的攝入量,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較高。但是,它們纖維較多,飽腹感太強了,光吃綠葉菜,容易吃撐。
瓜類、茄果類等類型的蔬菜纖維含量較低,吃進去更容易。
一個大番茄就有200克,能夠提供200多毫克的鉀,但吃進去感覺很容易,不會覺得飽。
冬瓜煮軟了之后,一次吃一斤也毫無難度,能提供500多毫克的鉀。
不過還要叮囑一下,烹調蔬菜時一定要清淡點兒。
如果不注意鹽的量,補了鉀,更補了鈉,那可就沒有健康效果了哦……從這個角度來說,生吃番茄真是個好主意。
秘籍二:高鉀水果來一斤
說到能不放鹽吃,又能提供鉀的食物,還有什么能比得上水果呢?
不過,選擇水果的時候,也不能只看鉀含量高低,而要看鉀營養素密度,也就是用鉀含量除以熱量的值,哪種水果的值最大,對供應鉀就最有效。通俗講就是含鉀豐富,熱量又低。
用這個標準看,香蕉就不再是補鉀的最佳選擇了。
簡單舉四個例子,同樣都是吃200千卡熱量的水果,吃香蕉可以獲得550毫克的鉀,吃橙子得到662毫克,吃哈密瓜是1118毫克,而吃番木瓜是1214毫克。
所以吃后面幾種水果的補鉀效率要比吃香蕉高。
但這不是說香蕉就不能吃了,各種水果完全可以搭配著來。
秘籍三:薯類部分替代主食
所謂薯類,包括馬鈴薯(土豆)、甘薯(紅薯、白薯、地瓜、山芋)、芋頭和山藥。它們都含有百分之十幾的淀粉,可以替代部分白米白面充當主食。
這類食物和白米白面相比,鉀營養素密度特別特別高,還富含維生素,對控制血壓特別有益。
千萬不要小看土豆這種不起眼的食物,它可是補鉀神品之一。
按我國食物成分表,100克土豆中含鉀342毫克,熱量是77千卡。而100克精白大米中的鉀含量是58毫克,熱量是 335千卡。
如果按相同熱量來算,土豆的含鉀量是大米飯的26倍還多!
把一半白米飯換成土豆、甘薯、山藥、芋頭之類薯類食物,一起蒸著吃,完全不麻煩。
如果三餐都這么吃,僅僅從主食中就能得到超過2000毫克的鉀!
秘籍四:五谷雜糧含鉀高
精白米幾乎是鉀含量最低的一種主食食材了,各種全谷雜糧雖然和大米白面熱量相近,但鉀含量就要高得多了。
比如100g小米的鉀含量300mg,100g紅小豆的鉀含量則超過700mg,分別是精白大米的5倍和14倍。
雖然比不上薯類,它們的鉀營養素密度也不低了。
煮粥時放點燕麥片或紅小豆,煮飯時放點小米或高粱米,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口感也不錯。
秘籍五:使用低鈉鹽
目前市場上有價格低廉的低鈉鹽可供高血壓患者使用。
1克低鈉鹽中就含有133毫克的鉀。如果每天吃6克鹽,僅僅低鈉鹽就能提供795毫克的鉀。
秘籍六:魚肉蛋奶豆制品,全都吃起來
這幾樣食品,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它們富含各種蛋白質,卻忽略了其中的鉀。
1包250克的純牛奶,或100克普通雞肉,就能供應超過250毫克的鉀。
1個雞蛋含有60~80毫克的鉀,50克草魚肉含100毫克的鉀。
每天吃半斤奶,一個蛋,1兩雞肉或魚肉,3兩糧食,1斤薯類,加上1斤半蔬菜和200千卡熱量的水果,再使用低鈉鹽烹調,3500毫克的鉀吃起來輕松得很,而且各類型的營養更全面!
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一定要少鹽少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鉀的蔬果。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引起的血壓升高。平時可多聽輕音樂舒緩心情,適當運動減少高血壓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