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老百姓將雞蛋視為滋補品,經常食用雞蛋可增強記憶力,還可保護心臟和動脈血管、預防癌癥、延緩衰老等。那么在購買雞蛋時,有沒有什么妙招可以鑒別雞蛋是否新鮮呢?
1. 外觀法:新鮮的雞蛋蛋殼比較粗糙,蛋殼上有一層白霜粉末,手擦時并不光滑。外殼光滑有亮光、不完整、有裂痕或灰黑斑點的是不新鮮的雞蛋。
2. 手搖法:購買雞蛋時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捏住雞蛋搖晃,沒有聲音的是新鮮雞蛋。手搖時發出晃蕩聲音的是不新鮮的雞蛋,聲音越大,壞得越厲害。
3. 照射法:用手輕輕握住雞蛋,對光進行觀察,鮮雞蛋蛋白清晰,呈半透明狀態,一頭有小空室。不新鮮雞蛋呈現灰暗色,空室較大。而有的雞蛋有污斑,這是陳舊或變質的表現。
4. 氣味法:用嘴向蛋殼上輕輕哈一口熱氣,然后用鼻子嗅其氣味,良質鮮蛋有輕微的生石灰味。
5. 旋轉法:將雞蛋放置在平面上,用手指輕輕一轉,新鮮的雞蛋轉動時,蛋殼里有阻力,轉2-3周便會停下。而變質雞蛋則轉得快且久,如雞蛋轉得不快不慢,證明已經不夠新鮮了。
6. 漂浮法:取水500克,加入食鹽1湯匙,待食鹽溶化后把雞蛋放入水中,橫沉在水底的是新鮮雞蛋,大頭在上,小頭在下稍漂的,說明雞蛋放置時間較長,至少已經存放3-5天了。而完全漂浮在水面上的,已經是腐敗變質雞蛋了。
如何識別變質雞蛋
買雞蛋最怕買到變質的,如何識別變質的雞蛋呢?不妨試試這三招教:一掂,用手掂掂其輕重,新鮮雞蛋通常較重。二搖,在耳邊搖搖,由于新鮮雞蛋較實,搖晃起來沒響聲。三看,雞蛋殼表面粗糙的通常較新鮮。變質蛋接觸空氣時間久,蛋殼較光滑。
蛋黃顏色越深越好
蛋黃的顏色是取決于雞所吃的食物。戶外散養的雞吃的食物是五花八門,有蔬菜、蟲子、雜糧、野草等,再加上氣候、水源和土壤的差異,蛋黃的顏色也就有很大區別。
因此,蛋黃顏色越深并不代表雞蛋營養越高。
雞蛋可以在冰箱里放多長時間
雞蛋能保鮮多久?成都市第三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師余婉婷告訴記者,在當下的季節、溫度中,雞蛋在冰箱中最多能保持新鮮15天,若不放冰箱,至多10天。
蛋殼上有細小的孔隙分布在表面,當雞蛋轉為次新鮮時,細菌逐漸侵入,到了陳雞蛋階段,通過蛋殼孔隙進入雞蛋的細菌就已超標,放置更久甚至會長霉、發出臭味。變質雞蛋可能含沙門氏菌等細菌。余醫生稱,誤食后易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腹瀉、腹脹、嘔吐等等。
蛋殼顏色越深越有營養
雞蛋殼的顏色實際上是受基因控制的,這是自然界的物種長期進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個體遺傳結構的差異。雞蛋殼的顏色是受到母雞子宮內腺體分泌的棕色素影響,當色素沉積在蛋殼外面的釉質層,雞蛋殼就顏色偏深,呈現出紅色。
其實無論是白色羽毛的母雞和別的顏色的母雞,產出的雞蛋在營養成分上是沒有區別的,紅色的雞蛋并不會比白色雞蛋的營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