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女性為之都屬于寒性體質,所以在其日常總會感覺到手腳冰涼,尤其是在秋冬換季時刻十分明顯,繼而總感到手指、腳尖末端等十分冰涼,使其這都是身體血液循環、末梢神經循環發生障礙所致,所以及時進行調理和保暖非常重要。那出現手腳冰涼后有哪些食療可幫其調理呢?
1、黃芪羊肉湯
原料:黃芪50克,羊肉500克,胡椒、料酒、蔥、姜和精鹽等調味品適量。
制法:將羊肉切片。將羊肉片與黃芪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燉煮,肉熟后加入適量的胡椒、姜、料酒、蔥和精鹽等調味品即成。
用法:此方可每周吃一劑。
功效及適應癥:此方具有健脾補腎、溫陽補氣的功效,尤其適合有氣虛疲乏、畏寒、腰膝酸軟和四肢無力等癥狀及體弱多病的手足冰涼患者使用。
2、當歸生姜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生姜20克,當歸10克,鹽、味精、胡椒等調味品各適量。
制法:將羊肉切成片,用開水焯一下。將生姜切片。將焯好的羊肉片與生姜片、當歸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燉煮,待羊肉熟后加入鹽、味精、胡椒等調味品即成。
用法:此方可每三日吃一劑。
功效及適應癥:此方具有補腎益氣的功效,尤其適合有腎陽虛虧、精血不足、月經不調等癥狀的手足冰涼患者使用。
3、黨參紅棗飲
原料:黨參30克,紅棗10枚。
制法:將黨參與紅棗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后取汁飲用。
用法:此方可每日飲一劑,分數次飲用。
功效及適應癥:此方具有健脾補氣的功效,尤其適合有懶言無力、畏寒倦怠等癥狀的手足冰涼患者使用。
4、大棗紅糖湯
原料:大棗50克,生姜5克,紅糖適量。
制法:將大棗洗凈去核。將生姜切片。將大棗與生姜片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20分鐘后加入紅糖即成。
用法:此方可每日飲一劑,應趁熱飲用。
功效及適應癥:此方具有補氣養血、溫經散寒的功效,尤其適合有畏寒、貧血等癥狀的手足冰冷患者使用。
如何防治手腳冰涼?
1、適當運動
寒冷的冬季也要堅持運動,尤其是早上起來后稍微運動能讓血液循環以及新陳代謝加速,這樣整天都會充滿精神,且不容易發冷。
2、適當補充熱量
可準備一些餅干、面包,或是人參茶等來適當補充熱量;平時還要按時吃飯,要知道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
3、泡腳或泡澡
睡覺時手腳冰涼睡不暖的人,可以在睡前泡腳或泡澡,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和起來。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效果會更好。
4、服用中藥
中醫有固定的處方來治療手腳冰冷,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物湯、理中湯等。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不過最好還是請中醫師開藥比較好。
5、堅持按摩穴位
有時間時搓搓手掌心,按摩一下穴位,有利于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并具有手腳溫暖的效果。平時可揉搓涌泉穴(位于腳心部)、揉搓勞宮穴(手心部)、按揉氣沖穴(大腿根里側)、按揉、拍打腎俞穴(位于兩邊腰眼)。
6、注意保暖
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切忌為了漂亮而減少衣物,也不要穿過于緊的衣服,否則會阻礙血液循環。手腳冰涼的人穿著純棉襪有利于保持腳部干爽舒適,平時還要特別注意腿、腳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會覺得暖和。
7、多吃含煙堿酸的食物
煙堿酸對于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緊張性腹瀉、皮膚炎,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煙堿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制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
8、飲食調理
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機,手腳冰涼的人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適當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如羊肉等。可多補充維生素E、多吃含煙酸的食物和B族維生素、多吃堅果、胡蘿卜等溫熱性食物、適當吃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進血液循環。
其實生活中的絕大數女性,為之都會出現手腳冰涼表現,但只要大家及時發現進行為身體及時做好調理和醫治,相信大家都會在最短時間內避免發生更多身體不適,建議女性朋友要適當的多參加戶外運動,適當的多泡泡腳等為之都能避免發生手腳冰涼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