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莉將來
曾經兩次采訪吳小莉。一次是她的新婚之時,一次是她生產之前。對于女性,都是別具意義的特殊時期。如今,小莉的婚齡3年,已是一個5個月大的寶寶的母親了。每次采訪,都很盡興,對她也更增了解:她是一個透明、誠懇的人,不善遮掩,達觀樂天。
作為一名成功的職業女性,在旁人眼里,小莉無疑獲得了一般意義上的屬于女性的幸福:完滿的事業、和諧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而她,也確實是一個善于創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人。然而,關于幸福,卻有那么多現代職業女性正困惑著:很多人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卻難以為自己的生活幸福畫上一個完美的圓。也許,關于幸福的尋找,永遠都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我們需要的不單是一個答案,更需要通往答案的方向和路徑,于是,這個問題就變得可以探討了。
1、比照婚后的現實和婚前的預期
將來:小莉,請說說你現在的生活現狀。新婚的新鮮和甜蜜過去后,你怎樣調適生活中的瑣碎和矛盾呢?
吳小莉:先給你說件事吧。昨天是“父親節”,我特意為我的另一半挑選了一張父親節的卡片。在林林總總的卡片里,有不少是專為妻子準備的。我選中的那張上面寫著:
“親愛的,當我第一眼看見你,我們就戀愛了;我知道我們會有家,會有孩子;我也知道,我們會互相折磨到發瘋;但最終,我們還是會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我喜歡這句話,這就是生活的真實和常態吧。我在那張卡片上蓋上了我們娃娃的小腳印,旁邊寫上她的名字。她叫Renee,在法文里是“再生”的意思。我和先生都覺得,娃娃的出生也是我們愛情生活的再生,她象征著所有的事情都會過去,會重新開始。然后,我抱著我的娃娃,讓她手里抓著卡片,一路走過客廳,去送給她的爸爸。先生拿到后,很高興也很感動。
我想,我是在做著一種生活中的努力。或許,我的另一半不是最完美的,但他是最讓我放心的,他就像一個特別安全的港灣,可以任我放松、撒野。在他面前,我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我可以任何一種面目出現,可以肆無忌憚。他讓我信任,也讓我信服。這些,恐怕只有我的先生才能給我。婚后的生活,和我婚前的預期差別不大,如此,我也就滿足了。
在別人眼里,也許我可以找更有錢的丈夫,可以不用工作,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娃娃。可這只是事物的一面,另一面是,我就有可能必須忍受無止境的孤獨。對我來說,哪一種更好?無疑,我更喜歡平凡夫妻的生活樂趣。
2、確定“幸福”的尺度
將來:這便不得不說到每個人心中“幸福”的尺度,你理解的“幸福”是什么?獲得“幸福”的保障又是什么呢?
吳小莉:我知道人世間沒有“十全十美”,只要了解了自己人生的大原則、大方向,取得了平衡的支點就可以了。比如說育兒,其中的煩瑣每個媽媽都有體會。但是,擁有孩子可以享受更多的快樂,既然你要享受快樂,就得付出。這么一想,也就平衡了。
還有,我常常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比如,我常站在先生的角度去想。上一次“母親節”,他以娃娃的名義買給我一臺榨汁機,全無浪漫可言,我當場差點“崩潰”。但我沒有說出來,在“父親節”的時候,我就適當地“表現”一下。對比之下,他會反思,會感動。
我想,蕓蕓眾生中,一定有一個人是最適合自己的,對于緣分我有等待的耐性。我想所謂的“幸福”不在別人怎么看,而在自己怎么想。對我來說,生活是一連串的選擇。選擇“完美”對象時,哪一點是最重要的:是選擇對方“事業騰達”,還是“溫柔體貼”?原則是你感到快樂。在選擇之后,就要尊重自己的選擇。當婚后的柴米油鹽淹沒了最初的激情,該反思當初你選擇的原因是否存在。如果仍然存在,那就說明是你自己磨損了。
在我的娃娃出生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變。我和先生的注意力都會分一半到娃娃身上,對彼此的關注就少了。有時,也會互相抱怨。我于是反思,當初決定嫁給他的原因是什么?當初選擇的原因可以給我信心。我是個比較善于溝通的人,而他則善于聆聽。當我真誠地說出我的感受,往往會勾出他的感受,誤解和矛盾也就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3、等待時要調整心態
將來:然而,你在獲得生活的“幸福”之前,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等待的。在希望渺茫的時候,你的心態如何呢?
吳小莉:小的時候,我天真地想,只要把自己培養好,一定會有很好的白馬王子出現。我理想中的另一半,會像我的父母的感情一樣,彼此相濡以沫、恩愛一生。那時候,愛情很重要。我還想象,我未來的另一半應該是個有國際視野的人。和學識相比,我更看重一個人的見識。
但是,似乎一直在等待。盡管追求者不少,卻一直沒有等到真正的“另一半”。1993年,我離開臺灣去香港發展時,剛剛結束了一場長達7年的初戀。初到香港,空余時間除了購物別無內容。生活單調,心靈無所依托。尤其在情人節或圣誕節,繁華之后,更覺落寞。然而,“即使有狂蜂浪蝶,我依然執著等待我的Mr.Right”,依然堅信這個世界上,最終一定會有一個屬于你的“緣”。晚婚有晚婚的好處,不要擔心自己嫁不出去,至少,成熟了的你已經想明白,什么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什么樣的人才真的適合自己。
4、快樂要智慧來經營
將來:3年多前,你終于等來了屬于自己的“另一半”。對于一個生活目標明確的人,要想生活幸福,恐怕和他的個性很有關系。比如你,你是個特別明朗快樂的人。
吳小莉:兒時以為快樂是天生必然的,長大后才發現,其實,快樂是要智慧來經營的。當我們是小孩子的時候,快樂很單純,長大后若要維持快樂,則需要智慧來調解了。一個成長的人,健康的人格尤其重要,我希望自己一直保持這樣的快樂,輕松度過人生的起伏。當碰到外來的傷害,我是個懂得自我保護的人,但不是封閉的自我保護。假如別人的意見是真實誠懇的,我就會改善自己;假如那種不友善是出于陰暗心理,我就不加理睬。其實,傷害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化解痛苦,尋找來自內心的支持的力量。
我想,快樂,應該是人生很高的境界,在某種程度上,是心志修煉的成果。我也曾經自問“為什么總是這樣快樂”?答案卻是模糊的。因為我的家人也并非個個像我這樣“陽光”,于是我會天真地想,或許是母親十月懷胎的時候,心情特別愉悅,給了我天賦的快樂的秉性?所以,在我做準媽媽的時候,就特別要求自己保持快樂的心境,這是給寶寶最好的“胎教”了。
5、掌控當下
將來:你在而立之年已經達到了事業的高峰,下一個目標是什么?如何獲得生活與事業的和諧發展呢?
吳小莉:我熱愛新聞工作,我喜歡它的挑戰性和變化性。我在鳳凰衛視主持“小莉看世界”、“時事直通車”等欄目,還做一些管理工作,工作的內容每天都有變化,我的任務是把每個主題做好。至于地位、職位,全不在個人的掌控中,能掌控的只有現在,我的目標是把當下做好,包括自己的生活,這就夠了。
6、平凡即是幸福
將來:請想象一幅“幸福”的畫面。
吳小莉:我最大的幸福是,夜闌人靜之時,我靠著先生的肩膀眺望窗外的星空,娃娃在我懷中安詳地睡著。我最喜歡的鏡頭是,穿著小尿片的娃娃躺在光著臂膀的爸爸身上,兩人愉快地嬉戲,娃娃開心地咯咯地笑……
人物簡介
吳小莉,畢業于臺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1993年加盟衛視中文臺,先后主持了多個風格迥異的節目。1996年衛視中文臺搖身變為鳳凰衛視中文臺后,吳小莉更見忙碌,主持綜藝和經濟節目,并專訪了后任香港行政長官的董建華。1997年,負責主持香港回歸的重頭節目《柯受良飛越黃河》和《香港回歸世紀報道--60小時播不停》。2001年起,吳小莉擔任了鳳凰衛視資訊臺的副臺長。
只有能控制情感的人,才會幸福。--賀拉斯
幸福像一只蝴蝶,你去追逐它,總是捉不到。當你安靜下來,它又會落到你身上。--納撒尼爾-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