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該如何安排產檢呢?孕期的時候我們要定期的去參加一些產檢,這樣才能及時的檢測胎兒的健康,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產檢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合理的安排既能節約時間又能節約資金。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產檢的安排及注意事項!
第1次正式產檢(第12 周)
檢查項目:領取“母子健康檔案”;血常規、尿常規、宮高、腹圍、胎心、血壓、體重;排除常見疾病如宮外孕、葡萄胎及各種類型的流產。
是否需要空腹:是
說明:這次產檢,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母子健康檔案”。日后醫生為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并做記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量體重和血壓。
2.進行問診:醫生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后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并了解過去病史,有無藥物過敏、家庭病史、準媽媽病史等。
3.聽寶寶心跳:醫生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癥、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生會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等進行檢查。
6.抽血: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ABO 血型、RH 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篩查地中海貧血、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有無病毒感染等,好為未來做防范。
7.檢查子宮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