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檢查被拍X光片時被男醫生要求脫光上衣、做乳腺檢查時男醫生用手拿拿捏捏,更為難堪的是,醫生會當著實習生的面問“某某地方會不會發癢”、“性生活是否正常”等尷尬的問題。那么,我們女人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是該委屈在心里默默“坦然接受”還是該“奮起反抗”呢?
尷尬事1:醫療器械“冷冰冰”
醫療器械冷冰冰、就醫環境不友好,這是婦科檢查中的一大尷尬。劉女士在做乳腺手術講到:“一上手術臺,我就有一種‘任人魚肉’的感覺。”在目前的集體體檢或評價婦科體檢中,女性并沒有受到特別的關愛。檢查完B超,醫生給幾張如廁用的草紙一擦了事。年輕女性詢問小葉增生,護士不耐煩地說:“大家都這樣。”不少女性讀者建議,能否將婦科診室的墻壁涂成粉色等暖色系,能否為女性提供更多的健康咨詢等等。
尷尬事2:女性隱私被忽視
家住開發區的齊女士每當提起去醫院做腰部紅外線烤電的事,就滿心的不舒服。原來烤電時總是男女患者都有,且多半都暴露著一部分身體,你光著腰背,他露著臀部,眾目睽睽之下,要多別扭。
市區的姜女士也有同樣的尷尬。姜女士的心臟不太好,最近去醫院做了一回心電圖,沒料到那天的人格外多,不僅幾張床都占滿了,就連門外也排著隊。雖說有布簾隔著,但光著上身的她仍然緊張不已,唯恐一不小心“走了光”。
比起烤電室和心電圖室,婦產科因為“男士止步”應該算是最“安全”的地方了,但有是最尷尬的地方。王女士一次婦科檢查的經歷,使她感覺到自己像一頭牲口一樣。檢查時,王女士躺在平臺上,兩腿架起,而診室的門始終開著,來來往往的患者都要往里瞅一眼。更有好奇的患者會站在門口近距離的觀察,那種心情甭提多難受了。她向護士提出把門關上,但護士卻不經心的說:“沒關系,這里男士止步”。
李小姐說:“我最怕患者和我‘會診’。”原來李小姐看病時,身后常常站著一大群患者,她想要詳細給醫生說些“難言之隱”時總是心存猶豫。要是作個什么檢查時,那滋味更是如芒刺背。
婦科檢查步驟
第一步:婦科窺器檢查
婦科窺器檢查 主要是了解陰道、宮頸情況,排除孕婦的生殖器官發育異常,為寶寶順利出生提供通道;觀察陰道黏膜是否充血,陰道分泌物的顏色、量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味,看看宮頸是否糜爛、有沒有宮頸息肉存在;特別是早孕期間出血時,觀察出血的原因是否與陰道、宮頸有關,為治療提供依據。
第二步: 白帶檢查
了解陰道內是否有滴蟲、霉菌存在,必要時還要進行衣原體、支原體、淋球菌檢查。若存在以上微生物,容易引起上行性感染,影響胚胎發育,誘發流產。
第三步:宮頸刮片檢查
此項檢查主要是了解宮頸表皮細胞的形態,排除宮頸腫瘤的發生。當然,宮頸刮片檢查是較初級檢查方法,產生疑點時可以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或宮頸活檢病理切片明確診斷。
第四步:婦科三合診檢查
主要了解子宮大小是否與停經月份相符合,胚胎是否正常發育。當出現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不相吻合時,需要B超檢查,以排除子宮肌瘤、子宮發育異常和胚胎發育異常等情況。若存在子宮肌瘤,需要估計肌瘤的大小、生長部位和是否影響胚胎生長發育而需要及時終止妊娠,并盡可能地估計到肌瘤的性質。同時,醫生檢查的內容還包括雙側附件是否正常,當卵巢增大時,需要鑒別是妊娠引起的功能性增大,還是器質性增大。若是功能性增大,懷孕三個月后會自然消退,若是良性器質性增大,要盡可能在懷孕三個月后手術,以減少流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