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市對15個區、縣的13358名女中學生(年齡11至19歲)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貧血發病率為29.8%,占第一位,其中絕大多數患者(90%)為輕度缺鐵性貧血,值得廣大家長引起高度重視。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量或紅細胞數低于正;蚴莾烧叨即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血紅蛋白值的低限在6個月—6歲者為110克/升;6—14歲為120克/升;低于此值稱為貧血。有關專家指出,導致女中學生貧血原因與孩子挑食或偏食、營養物質供不應求、月經量較多造成失血過多或患急慢性。ㄈ缪翰、寄生蟲病或胃病等)等因素密切相關。貧血患兒的主要癥狀是皮膚和面色較白,病程時間較長的患兒常有易疲倦、嗜睡、虛弱、煩躁和沒有食欲。判斷貧血的筒便方法是看看青春少女眼結膜、口腔粘膜及舌頭的色澤是否紅潤,如微紅或蒼白則貧血的可能性大。此外,化驗血紅蛋白含量或紅細胞數目也是診斷貧血的可靠方法。貧血少女常表現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較差、情緒易激動等癥狀。
青春期醫學保健專家認為,輕度貧血以飲食療法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推薦貧血少女每日食譜:雞蛋1個,豬肝100—200克,綠色蔬菜100—200克,蘋果和甜橙一個。平時還可多吃瘦肉、動物血制品及果汁,有助于增加鐵質吸收。專家們還指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好發年齡在青春期。如果飲食記錄中有鐵缺乏,則無論有無檢驗依據都可以開始補鐵治療。常用的口服鐵劑有硫酸亞鐵(含鐵20%)、富馬酸鐵(含鐵30%)、葡萄糖酸亞鐵(含鐵11%),口服劑量以元素鐵計算,一般為1—2毫克/千克/次,每天2—3次,最好于兩餐之間服藥,既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同時口服維生素C能夠促進鐵的吸收。一般而言,口服鐵劑三周就能糾正輕度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使血色素恢復到正常水平。停藥后繼續吃貧血食譜3個月左右,以補足鐵的貯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