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息)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在新加坡,乳癌成了女性最常見的癌癥,而原因之一是越來越多女性遲婚或遲生育。
國立癌癥中心的主任蘇啟智副教授受訪時說,本地女性患乳癌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他們懷疑這和越來越多女性遲婚,遲生育或少生育有關。
他說,一名在20幾歲就結婚,并生育三、四個孩子的女性比一名未婚的單身女性或遲婚少生育的婦女,患上乳癌的可能性會較低。
蘇啟智指出,不少西方的醫學調查已經反映乳癌和女性遲婚,少生育的關系,以及證實單身女性患乳癌的普遍情況。
他認為本地女性由于教育水平提高,遲婚的現象也較普遍,故患上乳癌的可能性也提高了。
他補充說,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是乳癌患病率增加的另一原因,在日常飲食中吸取過高的脂肪也會增加患上乳癌的可能性。他因此呼吁女性盡早接受乳癌X光檢查,提高痊愈的機會。
本地女性患乳癌人數有增加趨勢
新加坡癌癥注冊處發表的資料顯示,從1993年至1997年,本地女性乳癌的患病率比起1968至1972年,增加了兩倍,并以45至49歲的女性患病率最高。
從1993年至1997年,在3574個乳癌病例中,有1684名病患者是50歲以下的女性,占了47%。華族女性的乳癌患病率則比馬來和印度女性高出10%至20%。
為了控制本地女性乳癌的患病率,蘇啟智說國立癌癥中心不斷通過推廣公眾教育計劃和發展醫藥研究去改善情況。
蘇啟智昨日出席了由國際癌癥聯合會在威信史丹福酒店舉辦的第三屆國際癌癥治療會議。他在會議上闡述了國立癌癥中心在本地的發展以及對癌癥治療的貢獻。
他說,目前該中心正在從事一些新的癌癥治療研究計劃,其中之一是將治療乳癌的藥物三苯氧胺和睪丸素綜合使用,以減少乳癌的發病率。有關試驗在動物身上已達到90%的療效。
除此以外,國立癌癥中心的乳房腫瘤學家邱繼祥醫生說,目前治療乳癌的藥物有很多,但適用于不同的病人。該中心正初步研究兩種藥物caelyx和gemcitabine綜合起來的療效,增加乳癌治療的選擇。
他說,在國立癌癥中心所進行的51個臨床實驗當中,有大部分是對肺癌、乳癌和鼻咽癌這三個本地較常見癌癥的研究。
國際癌癥治療會議首次在新加坡舉辦
在昨日的國際癌癥治療會議開幕儀式上,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陳祝全教授致詞時指出,癌癥是導致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1998年,共有4000人死于癌癥,占死亡人數的26%。
在1993至1997年之間,本地每年平均有6300宗新的癌癥病例。他認為癌癥病例還會繼續增加,成為國人關注的主要健康課題。
他說,隨著乳癌和結腸直腸癌癥患者的增加,衛生部會設法提高人們對這兩種癌癥的認識,進而鼓勵更多女性提早作有關乳癌的檢查。
第三屆國際癌癥治療會議首次在新加坡舉辦,為期三天,明日結束。來自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的醫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分享癌癥治療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