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厭食癥,也稱為青春期消瘦癥或神經性厭食癥。這種病多發生于青春期女性身上,13—28歲之間的女性患病率最高。病人拒絕進食,即使很長時間沒吃東西也不覺得餓,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昏昏欲睡,身體漸漸消瘦下去,最后可能導致月經完全中斷,身體虛弱和其他身心疾病。整個發病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開始時對食物不感興趣,后期則會對食物產生神經性的嘔吐反應——食物一沾喉嚨就嘔吐,嚴重的一見到食物就會嘔吐。
克服與治療這種病并不難,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臨床統計表明:青春期厭食癥絕大多數都是由于患者過分關注自己的身材,懼怕太胖太豐滿招致別人的議論與嘲諷,而采取消極的節食減肥引起的。只要我們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無論胖與瘦,美與丑,都能說服自己認識自身的價值,就能拒厭食癥于門外。
了解青春期的發育特點,明確發胖的原因也是至關重要的。進入青春期后,少男少女將會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女生由于皮下脂肪聚積,胸部隆起,腰部、臀部變粗而顯得“臃腫”,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進一步的發育與適當的體育鍛煉,這些多余的脂肪將會被消牦掉,人也會逐漸苗條起來。
增強體育鍛煉,加快脂肪消耗,這是值得提倡的減肥方法之一。另外,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或培養廣泛的興趣,參加有益活動,也可以轉移注意力,減少對自己身材的關注,從而達到預防與治療青春期厭食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