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營養日到來之際,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季成葉教授。季教授提出,目前兒童青少年中存在著五大健康問題,家長和社會應予以關注和重視。
問題之一是營養不良和肥胖。在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和肥胖問題同時并存,由于這兩類人群數量都不少,因此這一狀況被專家稱為“雙峰現象”。
在全國范圍內,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相對集中的是西部,但在北京,6—18歲的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的孩子也占到6%至7%。造成這部分青少年營養不良的原因不同于西部的熱量、蛋白質攝入不足,而是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為追求模特兒身材而過度節食等等。
在北京,與營養不良相比,更嚴重的問題是肥胖。近兩年肥胖兒的增長速度驚人,北京的中小學生中肥胖兒占大約15%,這一數字比10年前翻了一倍。因此,遏制青少年肥胖已是刻不容緩。
肥胖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都有深遠影響,兒童肥胖會導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痛風、腫癌等疾病。目前這些疾病已經呈現低齡化趨勢。
第二個問題是近視。1998年,我國中小學生中近視的患病率居世界第四;而1999年,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日本。在城市中,近視率居高不下,還在繼續增長,農村則明顯上升。課業負擔重、用眼時間過長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且近視的發生提前了。過去防止近視的重點放在9歲以后,現在家長和學校應在孩子幼兒園和一入小學階段就開始防范近視。
同時,在減輕課業負擔后,家長應注意讓孩子在家中不要用眼過度,看電視、打游戲機、看光盤時間過長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第三個問題是b>齲齒。我國中小學生的齲齒發病率與世界水平比較并不高,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時修補的問題突出。有些孩子小小年紀恒牙就壞掉。有了蛀牙應及時修補,即使是乳牙也要修補,因為乳牙如過多脫落,會影響恒牙長出后的排列。
貧血問題與大城市孩子營養不良問題有相似之處,這種貧血不是沒有相應食物造成的,而與飲食習慣和營養知識缺乏有關。例如,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炒菜用鐵鍋就可以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很多鐵。再如在吃飯前喝桔子汁、吃西紅柿可以促進鐵的吸收;而飯后喝茶則不利于鐵的吸收。此外,牛奶、雞蛋中雖含有鐵,但很難吸收,而瘦肉、豬肝中的鐵質則容易吸收。了解了這些知識,糾正貧血就很容易做到。
第五個問題是心理衛生問題。目前在中小學生中過度害羞、膽子。挥斜┝A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表現突出,特別是在面臨升學、就業、早戀等壓力時。
專家預計,今后一段時間,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還將呈上升趨勢,因此社會、老師、家長應對這一問題充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