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失調怎么辦?
月經失調是青春期女性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出血期延長或縮短、出血量增多或減少,應及時咨詢或就醫。
原因:卵巢功能處于成熟過程中的失調、全身性疾病、內分泌腺體疾病等;也可以因心理因素造成,如:重要考試緊張、抑郁、沮喪等。
經期衛生 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 用淋浴不要用盆浴; 勤換衛生巾和內褲; 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和游泳; 注意營養均衡,少吃冷食和刺激性食物。
青春期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是身體健康的定型階段。正在生長發育中的青少年,應多吃些含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比較豐富的食物,不要偏食。
青春期女生要注意經期衛生:
女性進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象,叫做月經。經血是由脫落的子宮內膜和流出來的血液形成的,子宮內膜開始脫落至脫落完畢,約需經歷3-5天時間。以后子宮內膜的創面又慢慢地長好了,子宮內膜又重新增厚,發生變化。這樣周而復始,形成月經周期。
因此,月經初潮是女性青春期來臨的訊號,也是生殖器官成熟的標志。行經期間,由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降低,抗病能力減弱,再加上子宮頸口微張,子宮內膜剝落,陰道酸性分泌物被經血沖淡,所以比平時容易感染病菌而引起疾病,因此必須注意經期衛生。
具體要求如下:
注意外陰部的清潔衛生,預防感染 月經用品必須清潔;行經期間,每天要用溫水洗滌外陰部,但不要坐浴。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因為冷刺激能引起子宮和盆腔內血管收縮,造成月經過少或突然停止。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情緒波動或精神緊張都能影響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引起月經失常。
避免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體育運動 因為過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會使盆腔血流量過多,可能造成經血過多或行經時間過長等異常現象。此外,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和適當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