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頸椎病不要老低頭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每兩節頸椎的椎體之間都有一個椎間盤。這個由纖維軟骨構成的盤狀物,四周為環狀纖維,中間是一個類似滾珠狀的髓核。這個髓核可以隨著頸椎的活動而改變位置。一般是頭頸向前屈時(即低頭),髓核從間隙內向后移動;而頭頸向后仰時(即仰頭),髓核則向前方移動,從而使頸椎能前后左右活動自如。
如果長期低頭(讀書、寫字狀),髓核長期后移,對后方纖維環壓力越來越大,椎間盤內壓力也不斷增大。一旦髓核將纖維環頂破而向后方突出,會壓迫、刺激后方的脊髓、脊神經根,就會出現手麻、頸部不適甚至下肢無力等癥狀。所以不宜長期低頭,讀書、寫字在1小時左右,一定要站立起來走動一下,頭頸后仰,活動活動頸部。最好能做“頸椎保健體操”。
由于長期低頭,這樣不僅使得頸椎間盤內所承受的壓力較自然仰伸位高,而且也會使頸部肌肉處于一長期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后部的韌帶和肌肉易于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而增生,而在此狀態下再加之扭轉、側屈過度,則更進一步導致損傷。
防止低頭綜合征發生重在預防
一般患者在進行抬頭伸頸鍛煉,數次后上述癥狀即減輕或消失。如果你伏案工作時間長,不妨常做做以下保健操,對預防或減輕此病是有幫助的。
1.鍛煉頭肩肌肉。方法是:抬頭、伸頸、轉頸和擴胸練習,每次各10―20下,每日練習2―3次。
2.骶束肌訓練:早晨起床前做俯臥撐20下;做時昂首伸頸使骶束肌緊張,可為一天的低頭工作儲備、頸力。每晚睡前作“仰臥挺腹”,取“五點式”(頭枕部、雙肘部和雙足五點支撐)或“三點式”(去掉雙肘支撐點),每次挺15―30下;此時骶束肌也緊張,頭頸必仰,可消除一天低頭所致的頭頸部疲乏。
3.仰望遠視:在戶外散步時(也可在陽臺上),有意識地抬頭遠望,以松馳頸肌和脊髓,消除眼睛的疲勞。
4.低枕而臥:長期低頭工作和學習者,睡眠應低枕,或用頸椎枕,以使頭頸基本處在中立位,使頸部得到真正的休息。
上面就是患上勁椎病的一些原因,勁椎病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經常低頭造成的,所以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了,不要一直保持低頭的情況,多起來活動活動,放松一下,這樣才不會患上脊椎病,希望上面介紹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