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常識:哪些小事要留心 對自身健康,現代女性都是會非常注意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忽略一些生活小細節,造成了問題的出現,這是女性健康常識缺乏的表現,那么女性健康常識我們需要了解哪些呢? 1、不及時洗外陰及換內褲 從日常保健的角度來說,清洗內褲很重要,當然這里說的不及時是指不能每天洗外陰、換內褲。由于女性的尿道口、陰道口和肛門相距很近,在行走、工作和參加各種活動時,內褲與肛門和外陰頻繁摩擦,將肛門處的病原體帶至外陰,可污染陰道口和尿道口,不僅有可能引起婦科病,而且還可上行感染,引起泌尿系統的炎癥。每天清洗外陰和更換內褲,就能及時消除病原體,減少發病可能。另外,內褲不宜過緊,要選擇透氣的面料,長褲的褲襠不要過短,以防摩擦加劇,換下的內褲要及時洗、曬,以防病原體繁殖。 2、常用消毒劑洗外陰 有些女子過于衛生,頻繁使用中藥外洗劑、高錳酸鉀等消毒劑來沖洗陰道和外陰,想以此來預防婦科病的發生。事實上,這種做法反而會產生不良后果。因為陰道有自潔作用,可在一定程度內保護女性的生殖系統。如無用藥指征而自行用消毒劑沖洗陰道,就有可能破壞
陰道的防御功能,操作時如果不符合衛生要求,就更增加發病機會。經常使用高錳酸鉀還可使皮膚油脂減少,造成皮膚過干而引起陰道瘙癢癥。其實,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節問題,就能有效預防婦科病。譬如:在公共浴室不亂放衣物;不混用他人的個人用品;不與他人換穿內衣褲;洗外陰及內褲的盆要專用;身體不適要及時咨詢醫生,不要隨意使用外用藥物,特別是抗菌類藥物等。女性健康常識很重要。 3、便前不洗手 女性健康常識其實我們經常忽略。許多女子都有小便后用衛生紙擦外陰的習慣,但如果便前不洗手,就會通過手把病原體帶到外陰,從而引發疾病。在一次婦科病普查中,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了隨訪,結果發現其中有不少人從事收銀員、會計、出納工作。由于她們經常接觸現金、票據,忙碌中常忘了便前洗手,從而增加了患病機會。經過普及衛生宣傳,她們加強了自我保護,**復查時患病率就大大降低了。可見,便前洗手能有效地防止病原體的入侵。 4、經期出血剛停即行房事 在行經期間停止性生活,是絕大多數夫婦都能做到的。但月經后恢復性生活的時間就不太注意了。有相當一部分夫婦認為,經期出血停止就能恢復性生活,且這時同房還無懷孕之憂,即處在所謂的“經
誠然,此時同房確有一定的避孕作用,但對女性健康的損害卻不容忽視。因為在子宮內膜完全脫落后、出血剛停止時,宮腔表面仍有斷裂的血管和腺管。內膜剛開始生長,表面沒有上皮覆蓋,此時宮腔內的創面如同體表被擦傷的皮膚,雖已不出血,但在新的內膜未覆蓋前,同樣比較容易感染。此時同房,就可能通過性生活把男性生殖道和女性陰道口附著的病原體帶入陰道和宮腔內,從而感染婦科病。所以,在月經停止三天后再行房事才是明智之舉。 女性健康常識是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因為很多婦科病其實都是因為小問題上的忽略才會出來的。為了女性保健著想,一些生活習慣需要及時糾正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