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過臘八節,因為各種節日都有不同的寓意。也可以調節我們的心情,所以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很多人在臘八的這一天都喜歡喝臘八粥,來慶祝這樣的節日。為了能夠讓自己在這一天很開心,很多人還喜歡吃一些其他的食品,那么,臘八節吃什么好?
1、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臘八前后,黟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的豆腐,生活簡樸的黟縣人外出經商,作為菜肴可以吃上很長的時間。臘八豆腐是用小黃豆做成豆腐,中間挖洞放入食鹽,在溫和太陽下烤曬而成,使鹽分慢慢吸收。
成品的臘八豆腐圓柱形中間一凹,不易變質隨吃隨取。臘八豆腐可以單吃,也可以和肉類同炒同燉,入口松軟,味咸帶甜,又香又鮮。
2、臘八豆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食品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3、粘火勺
俗話說臘八天里太冷了,會凍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項北方傳統的臘八節食物,臘八這天一次烙上數百個,烙好后,放倉房大缸中以雪凍之,食用時,取出放鍋中餾一下即可。
粘火勺以糯米粉為原料,添加大米粉中和粘性,鍋中大火熬爛紅小豆或是烘熟的芝麻作為餡料。糯米粉揉成面團,中間填入甜甜的紅豆沙餡,壓成小厚餅,上鍋烙熟。出鍋后咬上一口,外皮酥脆粘牙,內餡香甜軟糯,個頭又小巧精致,像極了中國版的銅鑼燒。
4、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
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余。
5、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華北一帶的習俗,從臘八前后開始泡制,7到10天就變成湛青翠綠的顏色了。臘八蒜的制作也挺簡單的,挑紫皮的最好,蒜瓣小泡得透,泡出的蒜脆香;普通蒜頭雖說個頭大,但泡出來發紫口感不脆。紫皮蒜去皮后浸入米醋,裝入小壇子封嚴。
米醋色淡,泡過的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蒜辣和醋酸的香味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臘八蒜是過年家常菜的健康作料,不論是炒雜菌、炒藕,還是炒肥腸、炒牛肉,都為菜色增添了一抹碧綠。
6、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俗語中有“來年成不成,先看臘八冰”的說法。臘八這一天清晨,人們還要到河邊、泉邊去砸冰,將之背回家,謂之“臘八冰”。誰起得早,第一個打上冰,誰就更有好運氣。
據說臘八冰能治百病,這一天打來的冰,要放很長時間,好讓孩子們有一段吃冰的快樂。當然,大人們也會吃。有意思的是,無論你怎樣吃,都不會拉肚子。女人這一天要用“臘八冰”、碗豆與青稞合磨成的面散攪團。
在我們中國很多食品都有它不同的含義,所以,平時可以多了解一些中國的文化,除以上的食品以外,平時也可以喝一些臘八飯臘八面,來幫助自己過節的喜悅,并且臘八時很多人喜歡聽吃甜品,但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過多的糖,以免對自己的病情,造成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