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壓力大、精神緊張時
心臟健康和心理、精神狀態聯系密切。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時,神經系統受到干擾,便會影響心臟的工作狀態。
比如,一個健康人在精神緊張時,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象;換成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現胸口難受、突發心臟病等問題。
專家指出,人們應該學會釋放壓力,及時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發泄出來。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點至12點
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臟病發作患者的數據,發現早上6點至中午12點這一時段的病人數量最多,且病情更為嚴重。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其他時間高40%。
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上升,再加上整晚沒喝水,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生栓塞。
專家建議,晨起后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高血壓患者需遵醫囑,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壓。
6.每年11月到來年3月
國際多項研究發現,以季節來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且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作風險就會上升7%。
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于應激狀態,從而加大心臟負荷。再加上室外溫差很大,外出時,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專家說,外出時應該做好保暖,著重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即使回到溫暖的室內也不能急著脫掉衣帽,盡量減少血壓的波動。
上述六個心臟最容易受傷的時段,大家都了解了嗎?一定要引起重視哦。小編提醒,在生活中堅持鍛煉有助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