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工作主要是通過聲音來完成的。由于長期用嗓,以致咽部組織疲勞損傷,這樣常常覺得喉嚨有明顯的異物感。所以很多教師都很容易患上慢性咽喉炎,那么教師平時該如何保護好嗓子呢?下面,尋醫問藥小編來為大家介紹。
第一,平時注意講課方式,使用適當的語速和語調,盡量平和說話。需要大聲說話可以使用擴音器來幫助。
第二,一天總的說話時間不能超過三個小時,連續說話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要讓聲帶充分休息。要多用鼻呼吸,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
第三,平時可常用些潤喉含片來刺激唾液分泌。生活中要注意天氣變化、保持口腔清潔,不妨多喝一些胖大海泡的茶。
第四,注意飲食。多喝溫開水,避免飲用酒精和咖啡,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潤聲帶。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過熱、過涼和辛辣的食物,戒煙少酒。即使是被動吸煙也應該避免,因為吸煙能夠明顯增加患喉癌的風險。
第五,不要過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雜的區域高聲講話。如果感覺嗓子發干或者說話嘶啞,那就停止講話。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低聲講話對于保護嗓子來說也是不利的。
第六,不要過多地清嗓子。因為當做這種動作的時候,氣流就會猛烈地震動聲帶,從而損傷聲帶。如果覺得喉嚨難受,那么就小口地飲水或是吞咽。但如果必須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醫生檢查一下,也許是反流性疾病、過敏癥等疾病在作怪。
第七,當因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啞的時候,盡量不要講話。
第八,適當運動并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做跑步、打球等鍛煉,不但能增強體質,還會增大肺活量,為吸氣、呼氣和發音奠定良好的基礎。運動之余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讓勞累一天的發聲器官功能得以恢復。
伏案累出的疼痛
調查數據:教師長期伏案工作,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壓力增高,還讓頸部肌肉長期 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后肌肉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在調查中,有4000多名教師患有或輕或重的頸椎病,占總數的1/3左右。有一名曾老師,頸椎病已比較嚴重。教畢業班政治的他,在黑板上寫板書時,經常頭部后仰或偏向一側,導致頸椎疼痛不已。
專家表示,教師們應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姿勢,頭部略微前傾,保持頭、頸、胸的正常生理曲線。伏案一段時間,應抬頭向遠眺望半分鐘左右,還可以做一些擴展胸部、扭動腰肢、活動四肢的小運動。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于頸椎的保健。
長時間站立惹的禍
教師在授課中長時間站立,腿部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使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響,從而造成下肢腫脹、疼痛,嚴重的還會引起靜脈曲張。調查中,有3000多教師有輕重程度不一的靜脈曲張,占總人數的1/4左右。
外科主任胡智強教授介紹,目前臨床使用最多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專家提醒,出現這種病癥應避免久站或久坐不動,至少每隔1小時活動一下,以促進血液循環。
日常可進行慢跑等各類運動或按摩腿部,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勞,又能讓人安然入睡。還可以穿彈性強的襪子,或利用彈性繃帶包扎壓迫,以減少靜脈逆流和瘀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