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腦,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陌生,無論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電腦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前幾年,人們熱衷于偷菜,準時準點的上線;近年來,網購已經成了很多女性生活的一員,雙11期間網上交易幾小時可達上億。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熱衷于上網。然而作為作為學生常玩電腦真的好嗎?過早的玩游戲真的無損與健康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學生不要過早電腦的原因。
電腦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也是生活中的好幫手,學生們通過它還可以學到課外的很多知識,見識也會越來越廣,然而專家稱,快節奏游戲對兒童感知的沖擊將造成注意廣度(即將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特定物體或思想而毫不走神的時間長度)縮短,傷害認知能力。在日前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高技術產業專家匯聚一堂,就兒童發育進行了討論。在這次特別會議上,專家對電腦游戲對兒童發育的傷害提出了擔憂。
教育心理學家簡·海麗表示,研究發現電腦游戲刺激了基本的“奮斗或逃避”本能的發展,而推理能力在此過程中并沒有得到發展,“如果你看到孩子們在玩電腦,大多數都是在盡可能快地敲擊鍵盤或移動鼠標。這不禁讓我想起深陷迷宮的老鼠。”
庫尼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從2005年以來,美國兒童開始使用電子產品的平均年齡從8歲降至6歲半。他們研究了300多種產品,包括電腦游戲、玩具、針對兒童的虛擬世界以及在家用電腦上播放的教育軟件。在這些產品當中,只有兩款寓教于樂的電腦游戲采用了公認的認知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