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易感壓力?
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當女性的角色越多,疊加于身上的壓力就越大。
“臨床中,不論男女,抑郁障礙發生率比以往明顯增多。”許明智說,“但就整體而言,女性確實比男性更易感受壓力,產生抑郁。全世界女性的抑郁癥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這與男女生理上的差異有關。”
因為月經、懷孕和更年期的原因,女性的雌性激素活動不穩定,情緒容易波動。而雌激素偏低不能自動調整恢復,是女性抑郁的主要生理原因。比如女性生完孩子后15天內,雌激素會迅速下降為原來的1/800,所以臨床中80%的女性產后會有抑郁體驗,13%左右的人會轉化為產后抑郁癥;而40歲的女性,雌性激素不到18歲女孩的1/2,這也是更年期憂郁癥的重要成因。加上大多數女性參加體育運動比男性少,主婦們更往往在結婚后就變成了“家庭動物”,除了與一般人共有的社會壓力外,主婦的幾大壓力源中,工作與家庭角色沖突是她們特有的壓力來源。怎樣轉換角色,更恰當地分配時間精力,這個選擇、分配的過程,往往就是一種壓力。處理得不好,主婦抑郁癥就悄然而至。
專家支招掃除壓力
壓力其實是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但許明智說,把壓力控制在一個最佳水平,是有可能的。且看專家支招:
1.用創意把干活當作一種積極休息,甚至當作一種生活藝術。比如時不時設計不同主題的營養菜單,讓自己有一種健康的成就感。但要注意,不要變成信息的奴隸,產生“要是不吃這個,就沒法健康”的依賴心理。
2.選擇太多也會成為一種壓力,那就化繁為簡。每天上市場采購太費時間,你可以推個小車,三天采購一次。只要把握合理的采購層次,科學儲存,節省下來的時間和勞動量,就能換個好心情。
3.當你感到壓力過大時,可以做一些放松的運動,緩解壓力,瑜伽、冥想或有氧運動對于女性都很適合;某些食品有一定的鎮靜減壓作用,如大棗、牛奶等,但要注意,這些食品不能代替溝通和正確的治療。
4.出現興趣減低、缺乏愉快感、脾氣不好等情緒表現,以及有心慌、失眠、頭痛、便秘、磨牙甚至月經不調、閉經等軀體癥狀,千萬不要自以為是體力不濟,通過咖啡因來提神。這些癥狀是在提醒你,應該盡早求助專業醫生,尋求藥物及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