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冬天一點點逼近,北方很多地方都進入了供應暖氣的時期,而南方也有很多采用空調取暖的方法來抵御寒冷。供暖季節由于室內外溫差過大、室內空氣干燥等原因很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皮膚瘙癢、心腦血管疾病、干眼癥等疾病。由于患者發病的原因與供暖有著直接關系,這些疾病也被統稱為“暖氣病”。
專家提醒,在供暖期應提防呼吸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瘙癢癥、干眼癥五類“暖氣病”。總的來說,應遵循“多喝水、勤通風、多蔬果、少辛辣”的原則。
呼吸道疾病
“供暖初期最多發的就是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是易感人群。”供暖期后很多市民家中門窗緊閉,空氣不流動,細菌極易滋生。此外,很多家庭沒有清潔暖氣片的習慣,供暖開始后,暖氣散熱片上積攢的灰塵就隨著熱氣飄散到空氣中,并附著在干燥的鼻咽粘膜上,從而增加了過敏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病率。
●預防措施:在空氣質量良好的情況下,家中應保證每天兩次的開窗通風,上午8:00到10:00,下午4:00到5:00各一次,每次要超過半小時。同時要定期清潔暖氣片,保持室內衛生。其次,可以在暖氣散熱片上搭一條濕毛巾,或在家中放幾盆水增加室內濕度,也可以在家中養幾盆綠蘿、吊蘭等植物,或使用加濕器。市民家中除了溫度計外還應備有濕度計,室內濕度最好保持在50%左右。
皮膚瘙癢癥
供暖期里,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防治皮膚瘙癢癥。冬季人的皮膚本來就容易干燥、瘙癢,老年人由于皮膚分泌油脂的能力較差,供暖期后長時間呆在干燥高熱的室內,更容易出現皮膚干燥及皮膚瘙癢癥狀。此外,供暖期后,不少年輕女性會出現青春痘爆發的情況。冬季人們運動較少,進食卻相對較多,盲目進補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引發痤瘡。
●預防措施:“冬季皮膚病一般主要是因為干燥所引起的。”供暖后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18~24℃,老年人在冬天洗澡別太頻繁,一周一次即可,盡量不要用肥皂、沐浴液,洗澡后涂好潤膚乳。在家中最好穿緊身、光滑的純棉衣褲,不要穿化纖類內衣,以減少皮膚水分丟失和皮膚刺激。容易長痘的人群在飲食上要注意多飲水,少吃辛辣、甜膩、油炸及燒烤類食物,少吃橘子之類的熱性水果,多吃橙子、柚子等養血潤肺的水果。
泌尿系疾病
冬季是女性泌尿系統感染的高發季節。供暖后,室內外溫差大,人免疫力下降,不少女性一著涼就容易感染或復發泌尿疾病。此外,長時間呆在干燥的室內,體內水分流失多,導致尿量減少,對膀胱和尿道細菌的沖刷作用降低,也會增加患泌尿系統疾病的風險。再次,冬天天氣寒冷,人們洗澡的次數也明顯減少,機體增加感染病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預防措施:“多飲水在干燥的供暖期非常必要。”長時間呆在干熱的室內要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溫開水,保證每天飲水量在1500毫升以上,特別是女性要勤喝水、勤排尿。此外,維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有一定作用,多吃維C豐富的蔓越莓、獼猴桃等水果和新鮮蔬菜,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也非常有益。女性在外出時尤其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有慢性腎病的患者應隨時監測血壓,預防感冒,避免慢性腎炎加重或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