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冬的天氣,是在讓人捉摸不定,時熱時冷的天氣很容易讓人感冒。在這個季節想要預防感冒,應該怎么做呢?很多人都會存在多多少少的誤區,下面,尋醫問藥小編就來說說冬季防治感冒有七大誤區吧。
感冒在許多人眼里是小病,對之很不重視,在自我防治中常常陷入誤區,這不僅會延誤病情,還可能帶來后遺癥。因此,防治感冒需走出認識誤區。
認識誤區:
誤區1.感冒算啥?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
一旦感冒,即刻意進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運動來緩解,這就是運動療法,此類方法多為年輕人采用。這種做法有時適得其反,加大運動量治療感冒會增加體能消耗,使身體抗病能力減弱,存在病情加重的風險。
誤區2.感冒是受涼引起,蓋個厚被子捂出汗就沒事了。
不少人認為傷風感冒是由于內積寒氣引起,主張捂汗治療,讓病人喝熱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體,直至捂出一身汗為止。這種做法不一定適應病情,病人出汗過多,容易發生脫水癥狀,也可能因身體內部電解質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發癥狀。
誤區3.感冒期間不想吃東西,沒啥胃口,所以少吃點東西感冒就早點好。
就應該少食,這種觀點欠妥。感冒時腸胃蠕動減慢,消化分泌減少,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發消化不良,此時應該吃一點稀飯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應與平時食量大致相當,不能相差太多。
秋季容易出現燥咳,主要是因為濕度過低,影響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濕度而引起炎癥或干燥所致。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是稍有疏忽,可能會因此引發氣管炎和支氣管炎,所以大家在自行用藥和調理時也要引起重視,避免以下用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