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對于“性生活”的話題是不再避諱的了,但是,對于這么激烈的運動,不少患有心梗患者又是需要怎么面對呢?該避免性愛生活嗎?還是可以繼續享受性愛生活帶來的健康呢?
歐美心臟學會相關指南均推薦,對于患者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是否可恢復性生活的問題,患者需咨詢醫生,你知道嗎?前幾天,一位A型主動脈夾層術后的患者神秘的向我咨詢了一個問題,讓我一時有些錯愕。控制血壓心率要緊,我隨口就回答了,還是算了吧。對方頗有些失落,是啊,這位仁兄才三十多歲。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追求性福是每個成人的權利,我見狀,小心的改口建議:要不輕柔些?
嚴重心血管疾病后,是否能性福?歐美心臟學會相關指南均推薦,對于患者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是否可恢復性生活的問題,患者需咨詢醫生。但實際情況是,沒有研究資料提供依據,故醫生很難給出切實的醫療建議。
為此,由127家美國和西班牙醫院參與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Variation inRecovery: Role of Gender on Outcomes of Young AMI Patients (VIRGO)探討了年輕患者心梗后性生活的問題,并將結果于2014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于《Circulation》雜志。
其共收集了18到55歲,平均年齡為48歲的2349例女性和1152例男性年輕急性心梗患者的基線及1個月時數據,以探討年輕心梗患者的性生活的問題。
在心梗前有性生活的患者中,54%的男性和63%的女性于心梗后1月時在繼續追求性福。有趣的是,9%心梗前已停止性生活的患者,心梗后1月時恢復追求性福。與心梗前的一年相比,此后一個月的性生活頻率有下降,追求性福的人數減少。
所有患者中,只用12%的女性和19%的男性在發病后1個月內期間咨詢醫生了有關性生活內容。對這些咨詢者,68%被建議限制性生活。那些體能較差的患者被建議應限制性生活的比例更高。
大部分患者認為與醫生探討性生活的問題是恰當的。然而,在美國這個話題常由患者起頭,而在西班牙,醫生是主動提及的一方。盡管醫生常做出限制性生活的建議,三分之二的咨詢患者表示對醫生給出的建議完全滿意。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也提示我們實際臨床中,醫患溝通不是死板的,醫囑也不是軍令,也許患者對醫生的答案懷疑,甚至一笑而過,但他們享受了溝通的過程,這也是良好的醫患關系。
該文摘要部分的結論也有些奇怪,“只有少部分患者報告在急性心梗后咨詢了關于性生活的問題。提出限制性生活的建議并不被臨床證據或指南支持。”該文并沒有進一步給出數據,心梗后性生活是否影響預后,但按照研究的一般邏輯,且進一步探討此問題的數據貌似對該研究團隊是如此唾手可得,想必他們會有后續文章發表,這也符合他們的名字Variation in Recovery: Role of Gender on Outcomes of Young AMIPatients(康復的變異因素:年輕急性心梗患者的性別對預后的影響),從他們反對限制性生活的口吻看,他們提供的臨床證據應該是支持性生活能改善預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