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決定了我們的高齡孕婦中,高齡初產婦占有相當的比例(我們把≥35歲、第一次分娩的女性稱為高齡初產婦),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雙方的身體原因導致受孕不易或保胎不能;二是工作、出國等原因,年輕時無法懷孕生子。不管是哪種原因,結果都是一樣的——夫婦雙方都熱切盼望得到一個健康的孩子。然而,從受孕到分娩,高齡婦女遇到的問題可能要比適齡婦女多許多……
世界衛生組織將2001年定為“精神衛生年”,2001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精神衛生:消除偏見勇于關愛”,這幾個字所指的對象是精神疾病患者。提到精神疾病,許多人臉色頓變,或者出于懼怕,或者出于鄙視,殊不知在這個飛速旋轉有如轉椅一般的生存狀態中,每個人都在承受著近乎極限的壓力。作為社會的一員,你盡可能維護了自身的心理健康嗎?對身邊患有各類精神疾病的人,你是報以同情和真誠的關愛,還是表現出與己無關的冷漠?請聽一位來自一線專科醫生的講述——
一般來講,女性的最佳妊娠年齡為25~30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婦女的生育力逐漸下降。高齡婦女的妊娠和分娩問題,目前已成為圍產醫學領域廣泛討論的課題。
目前我國高齡初產婦大約占2.45%,而且有上升趨勢。高齡孕婦會遇到哪些問題呢?首先,來自家庭及外界的壓力,容易使她們精神緊張;來自生理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導致受孕困難。其次,胎兒出現問題的機會也較年輕孕婦多;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對胎兒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第三,高齡婦女的合并癥(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增多,會對母兒產生一定影響。而且,高齡孕婦在整個孕期更易發生妊娠并發癥(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復雜的高危狀況。第四,高齡產婦的產程可能比年輕產婦長,剖宮產率也比年輕產婦高。
這些問題可能會使高齡孕婦緊張和焦慮,但是只要每個家庭、每位醫生都來關愛這些高齡妊娠的女性,做好產前保健工作,一定會使這樣的家庭獲得健康的孩子。
具體的保健工作可以從孕前開始,夫婦雙方決定要孩子了,應該先到醫院做必要的檢查,向醫生進行產前保健咨詢,讓自身原有的病癥得到控制。另外,雙方一定要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遠離有害物質,讓順利妊娠的機會加大。一旦確定懷孕了,就應盡早到正規醫院開始產前保健,日后定期到產前門診做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排除不同孕期可能產生的不同疾病,從醫生那里獲得不同孕期應該得到的營養、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導。整個孕期應保持心情的舒暢,適當的運動,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至于分娩方式要因人而異,高齡初產可以是剖宮產的指征,如果年齡不是很大,又沒有合并癥發生,也可以考慮自然生產。關愛女性,關愛生命,這是全社會不斷努力的目標,作為醫護人員,應該讓所有的女性得到全身心的呵護和最實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