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療孕期不可隨意停藥
還有一些女性已經開始抗病毒治療,但準備或意外懷孕了,就想著趕緊把藥停掉。對此,牛學恩并不贊同。因為擅自停藥,不僅起不到對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還可能加速耐藥的發生,甚至導致乙肝病毒復制反彈,加重病情。
那么該如何是好呢?準備懷孕的女性相對簡單一些,她們可以在受孕前1個月在醫生指導下將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換成妊娠安全性較高的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使用干擾素治療的乙肝女患者,則必須停藥半年以上才能考慮懷孕。
但是,如果是意外懷孕的準媽媽,就要看以前服用的抗病毒藥物對胎兒影響到底有多大,權衡利弊后選擇是要還是流。如果決定繼續妊娠的話,也要換成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任一抗病毒藥物。
牛學恩說,在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一旦準媽媽查出大三陽、小三陽,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建議她們及時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干預治療,能在短期內把乙肝病毒控制在最低范圍內,從而減少母嬰傳播。
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越早越好
說到孕育,乙肝媽媽最關心的就是母嬰阻斷了,最怕把自己的乙肝病毒傳播給寶寶。以往,有乙肝專家建議在妊娠7、8、9三個月,準媽媽每個月注射一針高效價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此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途徑。趙先蘭說,在臨床上,注射這三針的乙肝媽媽分娩的寶寶感染乙肝病毒的幾率并沒有比未注射者有明顯降低的趨勢。
牛學恩說,還有乙肝專家從理論分析,認為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種抗體,而乙肝媽媽體內都有抗原,抗原、抗體相遇,可能發生抵抗或出現不良免疫反應,從而對孕婦產生不良影響。不過,目前臨床上也未發現因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孕婦。
由于妊娠7、8、9三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意義究竟有多大尚沒有定論,對乙肝媽媽來說,注射可以,不用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