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柿子——對付妊娠高血壓
柿子,汁多味甘,是一種物美價廉的水果。
每100克柿子含糖20克、蛋白質0.7克、脂肪0.1克、碘49.7毫克,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鉀、鐵、鈣、鎂、磷等,其礦物質的含量超過蘋果、梨、桃等水果。柿子性寒,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鎮咳、怯痰等功效,適用于治療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動脈硬化、痔瘡便血、大便秘結等癥。其營養及藥用價值均適宜孕婦適量食用。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婦可以“一吃兩得”。
吃柿子應該以一餐一個為宜,因為柿子雖然有很好的營養及醫療作用,但是,若是經常在餐前大量吃柿子,柿子里含有的大量柿膠酚、單寧和膠質,就會在胃內遇酸后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塊兒。硬塊兒小時可隨大便排出,而較大的硬塊兒就不能排出了,只能停留在胃里形成胃結石,表現出胃脹痛不適、嘔吐及消化不良,如果孕婦原本有胃炎、胃潰瘍,還有可能誘發胃穿孔、胃出血等危險并發癥。
2、香蕉——可以治療孕期牙痛
孕婦女特別應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加上香蕉,因為香蕉是鉀的極好來源,并會有豐富的葉酸;而體內葉酸及亞葉酸和維生素B6的儲存是保證胎兒神經管正常發育、避免無腦、脊柱裂嚴重畸形發生的關鍵性物質。
此外鉀尚有降壓、保護心臟與血管內皮的作用,這對于孕婦是十分有利的。難怪營養學家告誡,懷孕婦女最好每天能吃一只香蕉。
3、蘋果——預防寶寶哮喘
蘋果素有“益智果”與“記憶果”之美稱,而且還有“一天吃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諺語。這是因為它不僅富含鋅等微量元素,還富含脂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尤其是細纖維含量高,有利于胎兒大腦皮層邊緣部海馬區的發育,有助于胎兒后天的記憶力。而且,調查發現,在懷孕期間多吃蘋果的孕婦,其孩子患上哮喘的機會較少。研究人員分析說,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可能是蘋果含有特殊的植物化學成分,比如類黃酮等。
孕婦每天吃1-2個蘋果即可以滿足對鋅的需要量。它不僅富含鋅等微量元素,還富含脂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尤其是細纖維含量高,有利于胎兒大腦皮層邊緣部海馬區的發育,有助于胎兒后天的記憶力。
產后新媽媽如何正確飲食——
豆豆媽認為,產后新媽媽飲食應該以精、雜、稀、軟為主要原則。
精是指量不宜過多
產后過量的飲食除了能讓產婦在孕期體重增加的基礎上進一步肥胖外,對于產后的恢復并無益處。如果你是母乳喂養嬰兒,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最多增加1/5的量;如果你的奶量正好夠寶寶吃,則與孕期等量亦可;如果你沒有奶水或是不準備母乳喂養,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雜是指食物品種多樣化
產后飲食雖有講究,但忌口不宜過,葷素搭配還是很重要的。進食的品種越豐富,營養越平衡和全面。除了明確對身體無益的,和吃后可能會過敏的食物外,葷素菜的品種應盡量豐富多樣。
稀是指水分要多一些
乳汁的分泌是新媽媽產后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產婦大多出汗較多,體表的水分揮發也大于平時。因此,產婦飲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點,如多喝湯、牛奶、粥等。
軟是指食物燒煮方式應以細軟為主
產婦的飯要煮得軟一點,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堅硬的帶殼的食物。因新媽媽產后由于體力透支,很多人會有牙齒松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產后新媽媽飲食要遵守4忌——
1.忌生食:未經烹煮之食物,含菌量高,滋病率相對提高故不宜。
2.忌冷:產后冷食易使消化系統負擔加重,并使子宮口收縮不利惡露排放。另一種意義為少攝取、寒性、涼性食材,因為于做月子期間適宜溫補或熱補,除非產婦己有上火現象或特殊體質需要,否則不建議攝取寒性、涼性之食物。
3.忌辛、酸、辣:辛、酸、辣食物對味覺神經刺激太強,相對影響腸胃道內分泌調節系統,故不宜。
4.忌烤、炸:烤、炸食物由于溫度偏高,易生化學變化,生成有毒物質或致癌物質,平時就不宜多攝取。其中因高溫造成蛋白質炭化,為引發過敏現象重要來原。
總之,年輕的媽媽在“坐月子”期間應注重膳食平衡,吃得營養、合理,堅持葷素、干稀搭配,避免進入飲食誤區,以促進產后保健與健美。媽媽還要注意不要營養過量。為了讓寶寶有足夠的乳汁,新媽媽在月子期間往往會大補特補,這樣不僅會導致營養過剩。還會讓新媽媽囤積過多的脂肪,導致體內糖和脂肪代謝失調,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率。祝月子里的媽媽吃得健康!吃得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