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后期的時候,不少孕婦會感覺到腹部陣陣發緊和有墜痛感,還覺得腹中的寶寶在往下落,覺得寶寶就快出生了,于是一家人興師動眾來到醫院,卻被醫生告知并沒有臨產,只是胎兒入盆了。那究竟什么是胎兒入盆呢,胎兒入盆又是什么感覺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入盆是什么?
入盆指的就是胎兒的頭部進入媽媽的骨盆內。在懷孕后期,大多數的寶寶都會以頭向下、小屁屁向上、全身蜷縮的poss像媽媽的骨盆邁進。寶寶的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使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當胎兒入盆時,不少孕媽常會感到腹部陣陣發緊和有墜痛感。
懷孕多少周入盆?
每個人的入盆時間都不同。而大多數孕媽在懷孕36周到分娩規律宮縮來臨前就入盆。初產婦多數會在預產期的前2-3周入盆,相對來說經產婦就淡定多了,在陣痛開始之前才入盆。但也有個別產婦在數天內完成入盆整個過程。而有些心急的寶寶早在33或34周就能入盆,但也可能直到開始生產前都不會入盆。不過即使寶寶早早入盆,也不意味著你就會提前生產。
胎兒何時入盆與孕媽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長時間坐著工作或學習、長時間坐汽車里或坐沙發里看電視,那寶寶就有可能推遲入盆的時間了。而且那種寶寶體位也不是有效分娩的最佳姿勢,部分原因在于寶寶的先露部位的位置過高。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你坐下,就一定注意向前傾斜著就坐,讓膝蓋低于臀部,這會有助于寶寶的背部轉向你的前面并向下移動。
而經產婦、腹部肌肉比較松弛的準媽媽懷著的寶寶也是性情沉靜之人,不喜早點入盆。而體積比較大的寶寶,也是不喜歡早入盆的主。而相對來說體格棒、腹部肌肉彈性好、骨盆入口寬的準媽媽入盆時間會比較早。
寶寶入盆的感覺是怎樣的?
胎兒入盆后,你腹部的形狀看起來可能會改變,你的乳房不會再碰到巨大的肚子,肚子的形狀看起來有點像頸窄肚圓的雪梨。你會感覺比肚子最大時期時要輕松一些!而且肚子摸起來有點硬硬的。
寶寶入盆后就會壓迫骨盆,于是你就感覺到比較明顯的、不規律的宮縮,宮縮的感覺類似輕微的痛經。接下來的日子寶寶將會越來越往下,痛經的感覺就越明顯,也會變得越規律。有的孕媽也會感覺尿頻。可以每天洗澡或是早上起來后在鏡子前觀察幾分鐘,慢慢的你就會發現肚子形狀會有些不同。
胎兒入盆的時間是和孕媽平時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所以孕媽們在坐下時,一定要注意向前傾斜著坐,這樣才有助于寶寶的背部轉向前面移動。因為胎兒入盆的感覺很像臨產時的感覺,所以被稱為“假臨產”,雖是“假臨產”,但是入盆就意味著分娩的臨近,孕媽們可以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