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孕期→子癇
未來→高血壓
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簡稱妊高征)的特殊表現。如果你在懷孕20周后出現高血壓和尿蛋白,一般就會被診斷為子癇。雖然只有大概5%~8%的準媽媽會不幸患上這個病癥,但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在懷孕期間出現過子癇癥狀的孕婦,分娩后患上高血壓的幾率是其他孕婦的4倍!
預防攻略
●用橄欖油烹飪吧 低油低脂的食物已經被證明是減輕高血壓癥狀的有效方法,所以將日常所用食油換成橄欖油吧,低卡低脂更健康!
●馬上戒煙 香煙里的尼古丁是血壓升高的一大“幫兇”,所以已經有了吸煙習慣的準媽媽,為了寶寶、你以及“未來的你”的健康,更應該馬上戒煙。
●多吃維生素c和維生素E 英國和美國的科研人員發現,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有效預防妊娠高血壓,這兩種營養素廣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粗糧中——準媽媽們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注意居室保暖 冬天是孕婦子癇的多發季節,寒冷會刺激身體,讓全身小動脈痙攣,供氧減少,特別是腦血管發生持續收縮時,更容易導致子癇的發作。所以準媽媽們要注意穿衣和居室內的保暖,20~24℃為最佳。
●舒緩情緒,放輕松 子癇會被孕婦激動的情緒誘發,所以準媽媽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接觸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任何刺激源。無論是工作時還是家庭中,最好能請家庭成員或者周圍的同事幫著提醒自己:別激動,放輕松!
●精挑細選影視節目 恐怖片和驚險影片當然別看,劇情起伏較大的言情劇和笑點迭出的喜劇片最好也要避免。去音響效果好的劇場還不如在家里看看書,聽聽舒緩的音樂。孕期閑散時間多,干脆把原來想做而苦于沒有時間做的愛好發展一下好啦,畫畫、剪貼、學兩句外語全都是不錯的選擇!
check it 你容易得乳癌嗎?
年紀輕輕就做了母親還是35歲以上才有計劃?堅持母乳喂養還是采用牛奶代替?不管你信不信,這些有關懷孕的小細節和女性的頭號殺手“乳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招可能性★★★★★
●初次懷孕。初次懷孕的準媽媽,體內的雌性激素處于整個生命的最高峰值,這種情況會使患上乳房疾病的幾率增高;另外,乳房細胞在激素含量高的環境下很易受到損傷,這也是乳癌容易發生在初次懷孕的媽媽身上的另一個原因。
●高齡產婦。35歲以上初次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生率比30歲以前首次生育者大大增加,首次生育年齡越大,乳腺癌的發生率就越高。
●寶寶超重。已經有研究結果證明,嬰兒體重每增加1公斤,媽媽患上乳癌的幾率就會相應地增加16%。
中招可能性★
●已經有過1個寶寶。根據醫學調查,母親每次懷孕生產,其患上乳癌的幾率都會比上一次下降7%。
●堅持母乳喂養。自己用母乳喂養孩子的母親,患上乳癌的幾率會比其他母親降低59%,這一點在那些有家族乳癌病史的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早早做媽媽。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年齡越小(我們可絕不是在鼓勵“少女媽媽”的出現!),媽媽患上乳癌的幾率就越低。
●懷孕時出現過“子癇”癥狀。驚訝吧?壞事在這里反而變成了好事,懷孕期間曾經出現過子癇癥狀的準媽媽,胎盤中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可以大大地抑制乳房細胞發生癌變!
問完寶寶問媽媽!
媽媽和孩子之間的健康關聯可比你想象中的大!不只是準媽媽可以憑著懷孕狀況預測自己的健康,我們想知道自己將來的身體情況也可以去問問自己的媽媽:您懷著我的時候,有過以下這些狀況嗎?
●如果你是個出生體重輕于一般嬰兒的孩子(出生體重小于2.49千克),將來成年后很可能會患上心血管疾病——不過有個好消息,女孩子如果出生時超輕,將來患有乳癌的幾率則會大大降低。
●如果媽媽懷著你的時候曾經有過妊娠糖尿病,你將來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會提高10%。
●如果你媽媽在懷孕時比較胖,你也很可能會被超重這個問題所困擾喲!
孕期準媽媽出現的疾病癥狀遠不止這些,要想孕育健康寶寶和提高自身健康能力,尋醫問藥小編提醒所有孕媽媽,孕期要勤于運動,避免長期靜坐或者站立。飲食上要多樣化,少吃多餐,另外要注意食用水果需適量,因為水果中含糖量比較高,容易誘發孕期妊娠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