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女性懷孕以后最好不要生病,即使生病也不能亂吃藥,有些孕婦生病較重還要人工流產引產。但是,這一切是為什么呢?藥物能夠致病,為什么會給胎寶寶帶來不良影響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胎兒對藥物的吸收
大多數藥物經胎盤轉運進入胎兒體內;也有一些藥物經羊膜轉運進入羊水后而被胎兒吞飲,隨羊水進入胃腸道被吸收入胎兒體內;從胎兒尿中排出的藥物又可因胎兒吞飲羊水重新進入胎兒體內。形成羊水-腸道循環。經胎盤轉運的藥物進入臍靜脈,臍靜脈血在未進入全身循環前大部分先經過肝臟,故亦有首過效應。
2、藥物被吸收在胎兒體內的分布
胎兒的肝、腦等以體重比與成人者相比相對較大、血流多。藥物進入臍靜脈后,有60%血流進入肝臟,故肝內藥物分布較多。胎兒的血腦屏障功能較差,藥物易進入其中樞神經系統而較易受影響。胎兒血漿蛋白含量較母體為低。可使進入組織的自由型藥物增多。
3、胎兒對藥物的代謝
胎兒的肝臟是代謝藥物的主要器官,在肝中有催化氧化、還原和水解反應的酶類,以前一反應較活躍,但與成人相比,其代謝能力甚低。胎兒的使藥物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能力缺如,故對某些通過這種結合而解毒的藥物,如水楊酸鹽,易產生中毒。
4、胎兒對藥物的排泄
胎兒的腎小球濾過率甚低,腎臟排泄藥物的功能甚差,更易延長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在胎兒體內的停滯時間。某些經過代謝后降低了原有脂溶性的藥物,如地西泮、沙利度胺,不易通過胎盤屏障而使轉運到母體血中的速度降低,以致在胎兒體內積蓄。
以上就是孕媽媽服藥以后,藥物在胎兒體內產生的影響,因為胎兒各個器官還處于生長期,沒有足夠的能力將通過胎盤吸收后的藥物代謝排出體外,而且有些藥物成分會直接作用于胎兒的器官,影響胎寶寶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