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在經歷了十月懷胎之后,終于迎來了胎兒分娩的時刻,但是每個產婦的產程長短不同,如果產程過長,就會對胎兒帶來危險,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產程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影響產程的4個因素。
1、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強度越好,生產進程就會越快,而收縮強度又是受準媽媽的年齡、肌肉張力和彈性、胎兒體重等多方面條件制約的。
2、骨盆大小
按照我們通常的觀念,骨盆越大順產的機會就越大,醫學理論上也認為準媽媽的中骨盆直徑在9.8厘米以上分娩就不會有問題,小于9.2厘米自然分娩的幾率就比較小,通過照X光可以判斷出中骨盆的直徑。但是現實生活中,骨盆的大小不是決定因素,有時骨盆足夠大也會出現分娩困難,有時骨盆不很大由于胎兒小,也會順利分娩。
3、胎兒體重
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2.8千克~3.5千克,在這個范圍內分娩,產程會相對縮短,容易順產;如果新生兒體重超過3.5千克,產婦的骨盆又不夠大,則有可能發生難產的情況。
4、年齡介于24~28歲間
小于這個年齡段的準媽媽身體各部位組織發育不夠成熟,尤其骨盆還沒有完全固定成形,對母體和胎兒都不夠好;年齡超過的高齡產婦由于骨盆的關節變硬,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以至于分娩時間延長,容易發生難產,這也是許多高齡產婦選擇剖宮產的原因。
以上4個因素都會影響到準媽媽的產程,所以,在產前醫生會對產婦進行詳細的檢查,如果骨盆條件不好,或者胎兒過于巨大,都會對產婦和胎兒帶來危險,所以會建議產婦施行剖宮產術,這樣對準媽媽和胎兒才是最安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