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做“月子”,產婦不能洗頭洗澡,甚至連牙也不能刷,不僅如此,還得全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的在床上躺滿三十天。但是,這些老規矩逐漸在被推翻,那么,應該怎么樣坐月子才科學呢?一起來看看坐月子的6個要點吧。
1、良好的休息環境
新媽媽產后,應該在環境良好的房間和寶寶一起休息,房間應清潔、明亮、通風好,溫度和濕度適中,探望的親友不要過多,不要影響產婦和寶寶休息。產后新媽媽身體虛弱,動輒容易出汗,所以如果在夏天坐月子,室內不開空調的情況下,可以穿短衫短褲,如果開空調,應穿長袖長褲,并且不要讓風直接吹到產婦和寶寶身上。
2、產后營養要均衡
營養合理、平衡,不要專吃高蛋白、高脂肪飲食,要搭配蔬菜、水果等。為增加乳汁應多吃流食或半流食。
3、注意個人衛生
產褥期出汗多,應常洗澡,但要避免盆浴,常換內衣。飯后要刷牙漱口,防止口腔感染。洗頭洗澡用溫水也不會落下產后病。指甲要定期修剪,以免劃傷嬰兒幼嫩的皮膚。
4、注意私處衛生
產后惡露多,要注意常換衛生巾,會陰要用溫水沖洗,洗時注意要從前(會陰)向后(肛門)洗,以免將肛門的細菌帶到會陰傷口和陰道內。
5、適當運動
新媽媽不要從早到晚躺在床上,如果是順產,分娩次日就可以在床上翻身,半坐位與臥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邊和房間內走動,并練習產后體操,以便盡早恢復體形,同時也可減少便秘。如果是剖宮產,則要待傷口愈合后根據個人情況適量運動。
6、適當休息
產婦產后身體虛弱,但是照顧嬰兒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母乳喂養的媽媽要與嬰兒同步,寶寶休息時應抓緊時間休息。這樣既可減輕自身疲勞,又可保證足夠乳汁。
以上就是科學坐月子的7個注意事項,傳統的坐月子是由于以前環境差條件落后,容易造成產婦感染,但是現在的生活條件這么優越,當然應該遵照科學的方法來坐月子,這樣才有利于產婦的身體恢復,可以更好的哺育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