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在產后身體還會排出很多血水,稱之為惡露,惡露中只有一部分是血液,所以顏色會隨著產后的時間而有所變化,那么產后惡露的顏色分別代表什么意義呢?如果想知道詳細情況,可以一起來看看具體表現吧。
1、紅色惡露
新媽媽產后身體排出的惡露中一部分是血液,尤其是產后初期,所以紅色惡露又名血腥惡露,這是產后第一天到第四天,新媽媽體內排出的分泌物,顏色呈鮮紅色,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血液,量也比較多,一般可與平時月經相似,或者稍多于平時的月經量,有時還會發現其中帶有血塊。
2、淡紅色惡露
產后時間越長,惡露中的血液成分就越少,因此淡紅色惡露又叫漿液性惡露,惡露顏色呈現出淡紅色,這是因為漿液性惡露中只含有少量的血液,大部分成分都是黏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還有細菌生長。一般漿液性惡露在產后4~6天左右排出。
3、白色惡露
隨著漿液性惡露排完以后就是白色惡露,一般是在產后一周后排出的呈白色或淡黃色的惡露。其中含有白血球、蛻膜細胞、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分,形狀如白帶,但是較平時的白帶多些。 雖然每個產婦都有惡露,但每人排出的量是不同的,平均總量約為500~1000毫升。各產婦持續排露的時間也不同,正常的產婦一般需要2~4周,少數產婦可以持續1~2個月。
以上3種惡露都是正常現象,初產婦不用因為惡露的顏色變化而有所擔心,不過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惡露里面含有大量的血液、粘液等物質,都是細菌非常喜愛的物質,所以一定要每天用溫水沖洗會陰部,以免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