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后不久的女性朋友們,為之正是全面為寶寶增補乳汁的時期,但此時有的女性卻因乳汁的極度短缺,讓其寶寶無法短時間的加以增加營養支持,長時間的如得不到有效醫治和調理,這對自身和寶寶都是極為不利的傷害。那產后缺乳怎么辦呢?
1.點揉>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左右乳房各一個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中指點按被按摩者乳根穴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揉乳根穴約1分鐘,再逆時針按揉約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治療胸痛、胸悶、乳房脹痛、乳汁少、咳嗽、氣喘、打嗝不停等。
2.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的交點。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站于一側,用拇指自下向上推被按摩者膻中穴約2分鐘,以脹麻感向胸部放散為佳。
功效:主治胸部疼痛、乳腺炎、缺乳癥、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等。
3.掐揉>少澤穴
位置: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根部。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拇指指甲掐被按摩者少澤穴約20秒,然后松開3秒,反復操作10次即可。
功效:治療乳房脹痛、乳汁少等乳房疾病非常有效。還可治療頭痛、昏迷、咽喉腫痛、高熱等病癥。
4.按揉>中脘穴
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壓中脘穴約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摩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治療腹脹、腹痛、腹瀉、反酸、嘔吐、便秘、產后血虛、食欲不振、乳汁不足等。
5.按揉>足三里
位置:脛骨外側,在膝眼下方約四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足三里約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治療腹脹、腹痛、腹瀉、產后血虛、消瘦、食欲不振、乳汁不足等。
6.局部按摩
按摩乳房:被按摩者仰臥或坐位,按摩者用兩手中指、食指、無名指的指腹,在乳房周圍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并向乳頭方向移動;再用一手五指由乳頭向周圍呈放射性的推揉。
足部按摩:拇指指尖掐按垂體,屈曲第二足趾第一趾間關節,拇指指腹置于第二足趾間屈面垂直推壓脾、胃反射區,拇指直推胸反射區;屈曲第二足趾第一趾間關節推按生殖腺反射區、子宮反射區。每個反射區各操作2分鐘左右,每日一次,按摩結束后多飲水。
7.按揉>太沖穴
位置:腳背面,第一、二腳趾根部結合處后方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摩者握住被按摩者前足,用拇指點按太沖穴半分鐘,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
功效: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乳汁不暢、伴有乳房脹痛等。
其實生活中發生產后缺乳的女性有很多,此時大家不妨通過上述所列舉的身體穴位,使其合理的加以積極按揉一段時間,另外適當的可按揉乳房局部等,這樣在其按揉一段時間后相信都有促進乳汁的分泌,另外大家要按時多休息、多喝水等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