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演員在成名作中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她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特型”演員。趙薇就曾這樣。十年后的今天,她用自己的努力塑造了自己的“全新時代”,“小燕子”掙脫了鳥籠的束縛,正欲展翅高飛。
1997年,一個眼睛大大臉兒圓圓笑起來很甜跳起來很猛的“格格”,挾裹著一種橫沖直撞所向無敵的氣勢橫空出世,撼動了向來崇尚禮儀傳統的“皇宮”,也狠狠震撼了對“接駕”毫無準備的我們。
2007年,“格格”身上的華服早已褪去,而她終于“下嫁民間”,加入了新型音樂娛樂互動平臺,十年,一個新開始,對她,也對所有喜歡她的人們。 我們都喜歡看傳奇,都喜歡幻想童話故事中“灰姑娘變公主”的神奇,因為它們看上去更動人,更富于浪漫色彩,閃閃發亮得更讓我們感動。于是,趙薇的一夜成名,便成為這樣的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美麗童話,但顯然,童話終究還是不適合現實社會,當這個懵懂的女孩站在炫耀的成功的舞臺中心的時候,她措手不及,她茫然不知所措,沒人告訴她究竟該怎么做,更沒人教導她以后的路該怎么走,一切由她自己開始,所有憑她自己把握。
也曾跌跌撞撞,也曾頭破血流,也曾光彩奪目,也曾恍然若失,十年里,記不清看過她的多少負面新聞,記不清傳來多少她的所謂緋聞,可是,采訪過她之后,你會明白她其實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她的真性情,她的親切隨和,她的可愛直接,都和“小燕子”有著不可剪斷的關聯,才明白,無數人感嘆“小燕子”讓她一炮而紅,其實,也是她賦予“小燕子”以生命力,換作別人,一定沒有她的靈魂之托。十年,不算短的歲月,因為其間發生了太多的故事,讓我們唏噓;十年,又不算長,因為它不代表終點,而是一個新局面的開始,或許,又一個童話將上演。
成人的世界沒有童話
有人說,趙薇的這十年,可以稱為中國內地娛樂史的縮影,從無到有,從蒼白到繁華的快速發展的十年,不可避免,作為“試驗品“性質的她,經歷了無數,流言、謊言、贊美、懷疑、委屈、感動,終于將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子,磨練成了以沉默以微笑面對世界的女子。
她終于明白,成人的世界終究沒有童話。她有過錯,她犯過傻,她亦懵懂,她也彷徨,當打人事件、軍旗裝事件、耍大牌傳聞等--浮出水面的時候,她說她曾經有過想逃的沖動,“覺得快受不了了,不想見任何人,不想拍任何戲,只想躲在家里,你可以說我是在逃避,但當時除了這么做,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怎樣。”回想過去,趙薇非常坦白。雖然想著逃避,但不服輸的個性還是讓她一次次勇敢地站在風口浪尖,承受了一般人很難理解到的壓力。“只要你還不想出局,那無論多么厭倦,多么渴望反抗,你都只有選擇自己承受。
她是聰明的女子,有“小燕子”的勇敢和無所畏懼,但又多了份冷眼旁觀的覺醒和領悟,于是,在去年九月,她暫時拋下這些紛擾,回到久違的校園,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學習生涯,而且不是表演專業,是導演專業,這次的轉變,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又紛紛為她的這份勇氣所折服。但又有好事者覺得是因為趙薇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才會再次回到校園,“在我的觀念里,學習進修,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可是太多人會認為,物質比知識重要得多,你去學習了,就說明你已經進入瓶頸期。他們想錯了!只有當你跳出來看待自己的職業時,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這是發現另一個世界。”她的回答非常有理,也說明她對自己的規劃非常清楚,“演員的演藝生命是很有限的,再過十年呢,我還能演戲嗎?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
在校園的生活,趙薇體會到了許久未有的平靜和坦然,因為校園沒有那么多紛爭,甚至老師教書時都會給她一種無償授予的感覺,不像在娛樂圈她時常要繃緊神經。“現在除了上課,就是和同學在一起生活,可以看電影,一起看劇本,一起拍短片,這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可以做喜歡的事,但又沒有太多的壓力和約束。”她沒有承諾以后一定會當才女導演,但一定會用心完成自己的畢業之作,“我不在乎什么‘才女’的頭銜,都是空的,但我一定要拍一部有自己風格和思想的片子,這是我的心愿。”
成人的世界沒有童話
有人說,趙薇的這十年,可以稱為中國內地娛樂史的縮影,從無到有,從蒼白到繁華的快速發展的十年,不可避免,作為“試驗品“性質的她,經歷了無數,流言、謊言、贊美、懷疑、委屈、感動,終于將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子,磨練成了以沉默以微笑面對世界的女子。
她終于明白,成人的世界終究沒有童話。她有過錯,她犯過傻,她亦懵懂,她也彷徨,當打人事件、軍旗裝事件、耍大牌傳聞等--浮出水面的時候,她說她曾經有過想逃的沖動,“覺得快受不了了,不想見任何人,不想拍任何戲,只想躲在家里,你可以說我是在逃避,但當時除了這么做,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怎樣。”回想過去,趙薇非常坦白。雖然想著逃避,但不服輸的個性還是讓她一次次勇敢地站在風口浪尖,承受了一般人很難理解到的壓力。“只要你還不想出局,那無論多么厭倦,多么渴望反抗,你都只有選擇自己承受。
她是聰明的女子,有“小燕子”的勇敢和無所畏懼,但又多了份冷眼旁觀的覺醒和領悟,于是,在去年九月,她暫時拋下這些紛擾,回到久違的校園,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學習生涯,而且不是表演專業,是導演專業,這次的轉變,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又紛紛為她的這份勇氣所折服。但又有好事者覺得是因為趙薇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才會再次回到校園,“在我的觀念里,學習進修,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可是太多人會認為,物質比知識重要得多,你去學習了,就說明你已經進入瓶頸期。他們想錯了!只有當你跳出來看待自己的職業時,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這是發現另一個世界。”她的回答非常有理,也說明她對自己的規劃非常清楚,“演員的演藝生命是很有限的,再過十年呢,我還能演戲嗎?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
在校園的生活,趙薇體會到了許久未有的平靜和坦然,因為校園沒有那么多紛爭,甚至老師教書時都會給她一種無償授予的感覺,不像在娛樂圈她時常要繃緊神經。“現在除了上課,就是和同學在一起生活,可以看電影,一起看劇本,一起拍短片,這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可以做喜歡的事,但又沒有太多的壓力和約束。”她沒有承諾以后一定會當才女導演,但一定會用心完成自己的畢業之作,“我不在乎什么‘才女’的頭銜,都是空的,但我一定要拍一部有自己風格和思想的片子,這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