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婚12年,離開工作回歸家庭11年。可我從沒感覺空虛無聊。我每天都很忙,忙到去年初辦了一張美容卡,至今只消費過兩次。我每天都挺開心……
我的一天,基本是以下程序:
早上起來,給不吃早餐的他泡好咖啡,看著他洗漱完畢,吃喝完畢,穿上我準備好的衣服精精神神的出門。把四個貓寶寶收拾干凈。接下來則是按部就班的打掃衛生,把家收拾得窗明幾凈,包括每個平面、每個角落(我喜歡聽他回到家來常常要說的那句話“家里真干凈真舒服啊”)轉眼就中午了。簡單吃個午餐。啟開電腦,打理一下自己的網站和我當斑竹的攝影網站,看看其他的網……三點來鐘,該準備晚飯了。晚飯是我的“大事”,因為除了周末,一天三餐里只有晚餐我們能兩個人一起吃。另外,他中午在單位吃飯老是湊合,晚餐的“營養”對他格外重要。
我是我家管家婆
我們家幾乎所有的開銷都由我決定。我花錢多少,怎么花錢,他從來不過問。我也很尊重他,尊重他的勞動所得。比如不小心掉了錢在地上,即使是很小的一個硬幣,我也會彎腰揀起來,因為那是他辛辛苦苦賺來的,我要珍惜。我從來不亂花錢;每次買什么大件,我都和他商量。他經常開玩笑:“這家里我是窮人,咱們家的錢都在你手上,你說買什么就買什么,你自己做主就可以了。”他極不喜歡逛街,吃什么穿什么,我怎么安排他怎么接受,絕對不挑三揀四。一個信任,一個尊重,事情就簡單多了。
依戀但不依賴
他工作很忙很辛苦。意識到家里多一份工資遠不如讓他回家后感覺溫馨舒適意義重大,我就成了全職太太。盡管當時我們的收入非常微薄,開銷。到現在我需要精確地安排我們的每一項我都特別懷念早市上蒙著一層可愛絨毛的西紅柿,懷念從公車上下來的人群里找到他,然后挽著手回家的感覺……
既然選擇了做全職太太,選擇了他主外我主內的家庭生活模式,我就按自己的角色好好去做。如果分內的事情我沒有做好,我會羞愧,會自責。我總覺得,在外面工作很不容易,壓力大,人際復雜,比我只是完成家事困難多了。所以,我不要他辛苦一天了回家以后還操心家里那一攤細碎的事情;小到換燈泡,大到裝修,我都自己完成。有一些女人很嬌氣:“老公,這事情我做不來……”我不這樣。我對老公很依戀,那是感情;我對老公不依賴,那是責任。
我老公經常鼓勵我:我織毛衣,他說好;我學縫紉,他也說好。他說,我經常不斷地學新東西出新花樣,給他帶來的總是新奇。他的鼓勵對我很重要。結婚前,我基本沒有做過什么家務,結婚以后,我發現我竟然什么都能學會,婚姻發掘出我的大潛能。
磨合是必經的過程
我們之間沒大矛盾。有時候,比如他戴著耳機玩游戲,我和他說比較重要的事情,可他沒有認真聽或者沒有聽清楚,還裝出認真回答的樣子應付我,我就會不高興,甚至耍一耍女人的小脾氣。感覺到了我的情緒,他會哄我。他到另一個房間打電話給我:“還生氣呢嗎?別生氣了。你要不生氣了我就到客廳陪你看電視。”甚至第二天上班以后,他還會抽空打個電話,繼續哄我。我這人心里不結仇兒,說說笑笑,“矛盾”就解決了。我老公總說我最大的優點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
我們之間鬧得最厲害的一次,是剛結婚的時候,因為彼此都還沒有完全適應,我對他頻密的朋友聚會有些不滿,終于有一次用了不開門的辦法……那次冷戰了兩天,在舊家的門上還留了一個鞋印,呵呵,想起來真是幼稚啊……磨合是需要溝通和時間的,男人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