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無聲,歲月無痕。曾經以為一生的日子還很漫長,卻在驀然回首的剎那,赫然發現,在花開花落、月缺月圓的交替中,歲月已靜靜流走。也許,我們還有太多的遺憾來不及彌補,太多的糾葛來不及理清,太多的恩情來不及償還;然而,一切有形的,無形的,都已隨著流淌的歲月悄無聲息地流走了。抓不住的,我們懂得坦然放棄;抓得住的,我們會倍加珍惜。在這個世上,有些人,總要被遺忘;有些事,總要風流云散;有些記憶,總要不再是記憶。 一 感恩幸福
我們總是在苦苦追尋著自以為的幸福。別人住著豪華住宅,開著高級轎車,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鈔票,于是我們心里便不平衡,并固執地以為那便是自己追求的燦爛的幸福。其實,幸福是沒有標尺的,只要我們以一顆易于滿足的心靜觀萬物,你會發現,幸福就在你身邊。
太多的時候,我們都生活在一種經意或不經意的感動之中,尤其是當我們看到那些為生計奔波、神情茫然的人時,我們會深深的感動著自己的家、親人、還有朋友,就像天真的塌下來可我們還有依靠的那種幸福,是多么值得人感謝的生活的美好。但有的人,他們或許真的遭受了百般的挫折,人生有著比別人更多的不順,于是便厭惡了一切,他們那冷硬的心再也容不下那些細小的快樂帶來的幸福,失去了嘗試的勇氣,這樣的人,也許從此就和幸福無緣,至少他們那自以為是的心已經讓他們失去了享受幸福的權利。
真的,我們原本都是幸福的;我們沒有一個人領略過真正的孤單。困難無助的時候,總有一兩個向你伸出援手的親友吧?快樂的時候,你把他們都忘了;而一旦你陷入困擾煩惱的時候,他們又及時回到你身邊。這何嘗不是幸福?親情,友情,愛情,它們就像是你一路艱難跋涉途中持久的淡淡的花香,怡人而清爽。
所以我說,不用羨慕什么,你自己的生活已經很好,只需你用心去品味每一個微小的細節,你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你會學會去感謝花草,因為它們給了你美的享受;你會學會感謝空氣、陽光,因為它們給了你生命,而這些,其實是那么簡單和渺小。
佛洛姆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感謝生活對我的恩賜;透過我對你的愛,我愛著世界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即使很微小的物品,更因為這些給我帶來的幸福,所以我會更加愛你。”于細微處見真摯,我們活在世上,就應該感激這個世界給予我們的一切。當你感到一絲的幸福,并試著去感恩,你就會感受到生活贈給你的細微的快樂,你就會去感恩幸福。
二 心淡如菊
光陰是無情的,它靜靜地從指間滑過。在大自然風息風起、花開花落的交替中,我們蹉跎了歲月,傷透了情懷,但我們的心境卻也漸漸地趨于平淡,淡得如水一般;然而有時,也會覺得難以下咽,如鯁在喉,時時讓人覺得窒息般難受。
在歲月靜靜的流淌中,我們的人生已過了一半。以前走過的路,度過的日子,記得的和不記得的,都過去了,說沒有遺憾是不可能的。過往的歡笑,已支離破碎;受過的傷痛,已漸漸平復。其實,連自己都已忘記有多久沒有觸摸過自己的靈魂了,到自己想尋找自我真正的心時,卻早已無跡可尋,歲月已塵封了一切。或許,我們不該抱怨歲月,改變的只是我們自己;我們只是為了找一個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慌、無助,抑或是落寞、空虛;當我們再無力辯駁時,已身心俱疲。這樣的時候,我們才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心境平淡的談論自己的榮辱得失,就像在談論別人的故事一樣,僅僅因了這份平淡的心境。
這個世上,總有一些永遠無法了結的恩怨,無法解開的心結,無法企及的東西,但我們的生命,卻有著不堪一擊的脆弱。有一些事,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卻已不再年輕。當我們年華老去,回首這一路走來的風景,坎坷也罷,平坦也罷,一切都已成云煙。這樣的時候,我們還能為過往的一切耿耿于懷么?
總會時時想起史鐵生和他的地壇;他不凡的經歷讓他的名字聽來總帶著一絲莫名的滄桑和惆悵。若一個人經歷了從四肢健全到輪椅一生,還能以一份平淡的心境,笑看眾生百態,那該是人生怎樣一種清閑!其實,平淡的心境是一種能洞穿世事的內涵,是一種凡人無法企及的陶淵明般的境界。
從辦公樓的窗戶望出去,不遠處有一戶農家,幾間瓦房堆放在那里,在這個到處都矗立著高樓的地方,反倒顯得有幾分獨特。屋舍立著稀落的樹和雜草,小院里也經常飄落幾片樹葉,唯有一條小路通向外面,很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桃源味道。每天清晨,小院被一層薄霧籠罩,縹緲而又朦朧。中午時,小院里顯得擁擠而又熱鬧,有女人在洗衣服,有男人在修理東西,也有老人在抽旱煙,其樂融融的樣子。下午,孩子回來了,小院多了幾分生氣,有喝罵聲,有叫嚷聲,伴隨著黃昏的臨近,小屋亮起了昏黃的燈光,溫馨,靜謐,卻又似乎有著無法企及的遙遠。
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境界,有多少人曾經夢幻過、奢求過?結廬在人境,怎能沒有車馬喧?平淡,是一種心境;那一株菊,不在東籬下,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
三 河流人生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像河流一樣——開始是細小的,水流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后熱烈地沖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開闊了,河水流得更平穩了;最后,河水匯入了大海,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留;爾后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
這便是人生——如河流的人生。
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存在體,我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種狀態中,不論這種狀態是順境還是逆境;因為上天不會對某人特別好或對某人特別壞,大家都是公平的。人生路上有平坦大道也有坎坷激流,所以當遇到不順的事時,就應該認為是你該過坎坷激流的時候了;走過了這段艱難的路,后面的,也許就是平坦大道。
我們曾經試圖相信,生活中的離合悲歡、榮辱得失,都是上蒼的安排,人自己沒有辦法改變。就是在這樣一種理念支配下,我們忍耐,我們期待,我們像虔誠的基督徒一樣,在無可奈何中苦熬歲月……
終于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以自己豁達的、隨遇而安的心迎來了美好的歲月;雖然我們走過了一條異常艱難的路,但我們一直是笑著走過來的——含著眼淚,帶著微笑,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笑,總比哭好吧!
四季交替無手續啊!在春夏秋冬的季節中,我最不喜歡夏天了。并不單是因為它的炎熱,更因為它過于喧鬧。但當我在夏季里感到極其厭煩時,我就這樣想:難道僅僅因為你不喜歡夏天,夏天就不再來了嗎?于是,我帶著微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炎熱而喧囂的夏季。
俄羅斯國多文豪,我總也分不清誰是誰。但卻記得有個什么作家寫過一本什么書,里面有許多“如果……”。比如:“如果你不小心讓燃著的火柴掉進了你的上衣口袋,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幸虧它不是掉進火藥桶……”“如果你削蘋果的時候不小心削破了手指,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幸虧沒有沒有把整個手指頭削下來……”每每想到這篇阿Q式的文章,微笑總會從心里一直透到臉上。
通往墓園的路上,每天都會有人遠行。其實墓地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肅殺凄涼,那里也有春花秋月,也有小草陽光。來來回回走過這么幾次之后,再浮躁的心也會沉靜下來。當你發現,原來生和死,距離這么近;輝煌和平淡,起落這么快,你一下子就會懂得,人生到底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