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月31日消息 盡管傳統的過年概念在中國都市上班族的心目中正在逐漸褪色,但是春節仍然是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的他們集中時間放松身心的機會。在眾多商家賣力烘托出的過年氣氛中,“減壓消費”這種獨特的經濟現象在春節期間大行其道。
除了傳統的逛街、購物,以及近年來火暴的出境游之外。如今的春節里,年輕人找到了更多的“減壓消費”方式:健身、泡溫泉、滑雪、洗浴按摩,年輕人更愿意利用這段時間給身體“減壓”。
在北京一家商業媒體工作的小杜,平時工作緊張,經常加班。于是健身、泡溫泉成了他閑暇時經常從事的活動,目的就是從忙碌的工作中抽離出來,還自己一身輕松。他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單位領導也體諒到工作人員的辛苦,“干脆把大家拉到‘喬波’滑雪場,集體減了一次壓!
張先生正是看準了“減壓消費”這塊大蛋糕,如今他已經成了北京周邊的昌平、延慶和密云3家滑雪場的老板。張先生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現在滑雪的人越來越多,春節期間,他的滑雪場都是晝夜開放,而且家家顧客盈門!爸恍杌ú坏200塊錢,就可以不限時地玩上一天。”
在中國東北最大的城市沈陽,一家位于黃金地段大型洗浴中心的經理李大為告訴記者,平日里,白天來做按摩的人很少,而在今年春節期間,白天來做按摩的人多了起來。剛剛走出這家洗浴中心的王先生夫婦說:“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讓人很疲憊,朋友建議我們通過健身來減減壓,健身之后還可以做按摩,整個身體得到了徹底地放松。”
像王先生夫婦一樣,沈陽很多夫妻在春節期間同去健身和按摩,以緩解平日的工作疲勞。李大為告訴記者,春節期間,沈陽的大型洗浴中心絕大部分都正常營業,收入情況比平日要好二成。洗浴中心門前的停車場里,絕大多數都是私家小汽車。
與出入“減壓場所”消費不同,還有很多上班族選擇購買和使用各種“減壓產品”。在各種“減壓產品”中,電動玩具最受歡迎。沈陽一家重點高校的教師蔣先生說,半年前,他工作壓力非常大,經常睡不著覺。后來,通過朋友的介紹,他喜歡上了電動玩具。
現在,蔣先生擁有好幾輛價格不菲的電動遙控玩具車。拿著遙控器,看著藍色的小車在客廳里左轉右轉,蔣先生心里感到無比舒暢。春節期間,蔣先生給自己購買了第五輛電動遙控玩具汽車,“這是我給自己準備的春節禮物!笔Y先生說。
像蔣先生這樣在春節期間選擇購買自己中意的“減壓產品”的上班族越來越多。據沈陽中街一家玩具店店主介紹,除了電動玩具、大型拼圖外,手工畫、繪制臉譜、泥人的生意在春節期間也相當紅火,年輕的上班族在節日里親自動手做手工藝品,成為他們減輕壓力的有效方式。
春節期間“減壓消費”的火暴情景同樣出現在中國其他的都市中。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節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約80%的上海市民平時無暇完成的事情,一攬子擠進春節,意欲過一個“狂野”的假日。即便如此,仍然有44%的上海上班族覺得春節長假的時間根本不夠用。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肖興致教授認為,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逐漸增加,這些壓力大多要通過一些消費方式來解決。隨著更多的人加入到減壓的隊伍中,“減壓消費”市場的前景很大,但如何抓住“減壓消費”的市場機遇,為更多的民眾提供一個更舒適的減壓消費空間,則是留給商家的一個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