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應該是個很低調的人,即使在最紅的時候也從不張揚,所以,她沒有順著慣性紅下去,而是選擇了悄無聲息地退出娛樂圈,淡出人們的視線,留下人們對她感情生活的無限猜忌……
前夫助她進“紅樓”
陳曉旭的第一段姻緣開始于她在鞍山話劇團工作期間。一進入話劇團,陳曉旭那楚楚動人、弱不禁風的古典小美人模樣,就讓許多小伙子愛憐頓生。其中有一個高大魁梧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他就是后來在《大宅門》中飾演白家二爺的畢彥君。
一天,畢彥君在《大眾電視》上看到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中央電視臺籌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正在挑選飾演寶、黛、釵等角色演員的消息,便興沖沖地告訴了陳曉旭,但她一點都不想去。
他急了,生怕她使小性子,失去這個難逢的機會,說:“你的外形、氣質、愛好都接近林黛玉,而你又喜歡《紅樓夢》,理解林黛玉,難道你就不敢去拼一次?”
陳曉旭外柔內剛,終于被他激出了不服輸的勁兒。她頭一甩:“當然敢!”由此走進了《紅樓夢》劇組。現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陳曉旭仍然充滿了感激之情:“是他發現了我潛在的素質,沒有他,我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這就是他們甜蜜的初戀。為了給這段感情一個完美的結局,離開鞍山之前陳曉旭與畢彥君確立了戀愛關系,并在《紅樓夢》拍攝結束后領取了結婚證。
[nextpage]
“紅樓”熱后離了婚
《紅樓夢》熱播后,陳曉旭憑著“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紅樓一夢醒來,她發現自己正迷茫在北京的街頭———《紅樓夢》的起點太高,讓她再也無法超越,她的演藝生涯似乎只是為了林黛玉。
“那是我生命中的蒼茫時刻。雖然我是眾人眼中的明星,但沒有導演敢請我演其他角色。陳曉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屋漏偏逢連陰雨,接著,迷惘無措的陳曉旭還遭遇了婚姻危機。
因為真正走入婚姻生活以后,陳曉旭才發現有很多東西是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曾經讓她仰視和依賴的戀人漸漸失去了光環。
為此,兩個漂泊在北京、都在為生存拼搏的年輕人摩擦越來越多,敏感脆弱的陳曉旭常常為一些在畢彥君眼里毫不起眼的小事生氣,生氣后又喜歡悶在心里,她認為只要畢彥君是真愛自己的,就應該能夠體察,同時又在發現畢彥君的種種缺點后無法包容,以至于畢彥君不堪其累,兩顆心漸行漸遠,最終只好心平氣和地為兩人的感情畫上了一個句號。
[nextpage]
二任丈夫很陽光
此后,陳曉旭獨自漂泊北京,她走穴、閑逛、學英語,兩三年里搬了七八回家。1991年,后來成為陳曉旭第二任丈夫的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學生郝彤即將畢業,為了完成畢業作品,他和同學找到陳曉旭,希望她在作品里面扮演一個角色。
第一次見面時,陳曉旭覺得身高一米八三、帥氣陽光的管給人非常溫暖的感覺,但她仍然以一貫的冷淡高傲面孔示人,婉言謝絕了他們的邀請。
郝彤并沒有就此罷休,他和同學三顧茅廬,最終以自己的真誠打動了陳曉旭,她同意出演。
在拍戲的過程中,陳曉旭除了認真工作很少主動跟人搭訕,使得郝彤他們覺得她是一個“冷血動物”,拍戲之外很疏遠她。其實細心的陳曉旭注意到這些學生拍攝經費非常緊張,每天都吃最便宜的盒飯,心里頗為心疼,只是不喜歡表達而已。
拍攝完畢,郝彤拿出千辛萬苦東拼西湊來的幾千元錢給陳曉旭作報酬。她覺得學生太不容易了,沒多要,就拿了1000元,剩下的全還給他們了。這一舉動立刻把郝彤打動了:“咦,這人還有熱心腸!”后來,郝彤就經常找理由與陳曉旭見面,隨著接觸的增多,兩個人越走越近。
[nextpage]
新加坡拜師受皈依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車上聽到凈空法師講解的《無量壽經》的錄音帶,“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個世界仿佛印證了我從小到大對清凈仁愛世界的無限向往。我對經中所描述的一切沒有絲毫懷疑,就像有人將你心中多年描繪的藍圖突然呈現在你面前那樣驚喜、感激。”
兩個月后,她聽說凈空法師在新加坡講經,便立即辦理了簽證,飛了過去。“看著老法師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與佛法很早就相識了。我問老法師:‘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嗎?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師父了。’第二天,師父為我和妹妹傳授了皈依。我們從此踏上了學佛的道路。”
其后每天早上,法號“華嚴居士”的陳曉旭以誦讀《無量壽經》作為一天的開始,在入睡前讀誦《地藏經》,來檢討和懺悔自己當天的過錯,替一切正在造罪業和受苦的眾生懺悔,祈愿他們能和自己一起斷惡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會在午休時靜坐30分鐘恢復體力,效果很好。失敗和成功就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從中學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長了,靈魂是不是長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學習在我的生活中占著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關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業。”
“我的人生目標是:在我壽終正寢之前,能夠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覺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全都贖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nextpage]
明星出家兩三個 信佛的有一大幫
明星落發出家者早有先例,早在20年前,因成功塑造霍元甲而紅極一時的黃元申,在事業頂峰的時候,撇下老婆孩子,扔掉名氣,遠離繁華,毅然出家。曾經轟動一時,議論紛紛。臺灣巨星崔苔青,在事業巔峰時期也皈依了佛門。另外,歌手李娜也是在自己最紅的時候激流勇退,看破紅塵,在五臺山出家為尼。
此外,演藝圈中信佛的藝人不在少數,如王菲等,其中還有許多人是寄名的俗家弟子,像李連杰、梅艷芳、張國榮、成龍、曾志偉、譚詠麟、齊秦、彭丹等均是俗家弟子,他們常會到寺廟參拜佛界大師,請他們指點迷津或分憂解愁。
網友聲音:有的祝福 有的懷疑
“紅豆釀的酒”:以我對曉旭的了解,我覺得這不是真的!其一,看破了不一定拘泥于出家這種形式,而是用心靈的那種大自在對待今后的人生;其二,曉旭對佛法的虔誠不是近來的事,所以,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也不必等到今天;其三,曉旭信佛不假,但她同樣是個喜歡贏的人,是個敢于面對現實的人,對佛法的信奉只能對她的事業和生活起積極作用,而絕非消極的;其四,曉旭對已經傾注心血的廣告事業我不敢說鐘愛有加,但也絕不會輕易放棄;其五,曉旭為人的低調不代表她不樂觀,低調正是她樂觀的另一種表現。假若此事果然為真,我想她也一定有其自己的一番道理,所以各位不必嘆息,由她去好了,只要她認為是快樂的就足夠了!
“煙燒盡”:陳曉旭受林黛玉影響太深了。年輕時迫于壓力或許能夠容忍世俗的一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看破紅塵,又沒有孩子的累贅,把父母也已經安置好了,還留戀什么呢?陳曉旭出家或許會喚醒什么?幾分惋惜,幾分無奈,幾分祝福……
“我是一朵柳絮”:陳曉旭一直清凈平淡,懇求大家不要再打擾她的生活了。無須任何猜測評論,淡淡的一聲祝福已經足夠。
編后:淡淡祝福
無論貧窮與富有,無論學識深淺,把一切想明白了也就不受任何東西的束縛了。金錢算什么?地位算什么?感情又算什么?
陳曉旭自己曾說:“我希望生活盡快過去,像流水一樣,然后進入一種特別平靜的狀態,看書寫作,親近自然。”。其實這只不過是她所選擇的一種生活狀態而已,對對錯錯不用評說,我們只需送上淡淡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