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只有產生卵子然后和精子結合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來。女性的卵子一個月只能排一次。那么女性如何判斷識別出排卵期呢?女性在排卵期,由于雌、孕激素含量的波動,機體會出現一些變化。下面,尋醫問藥小編來介紹10個變化,一起來了解。
1、基礎體溫變化
正常育齡婦女在一個月經周期中,排卵前的基礎體溫較低,排卵后升高。一般兩者溫差可達0.5℃左右,呈典型的雙相型體溫曲線。這種體溫曲線表示卵巢有排卵功能,高、低體溫曲線交界處為卵巢的排卵日期。
2、宮頸及宮頸粘液
排卵周期中宮頸受雌、孕激素作用,具分泌和啟閉變化。隨卵泡發育,分泌雌激素增加,宮頸口松弛開張,粘液量增多,粘稠度最小,清澈透明如蛋清樣,拉力(拉絲度)漸增,排卵后在孕激素影響下粘液分泌量迅速減少、變稠,宮頸口閉合。
3、排卵痛
為排卵時癥狀,大約1/3婦女有排卵痛,疼痛發生在排卵側下腹,為激烈疼痛或持續性鈍痛,持續6-12小時。排卵時由于體內前列腺素的增加,卵泡液腔的壓力增大,卵巢表面要發生破裂使卵子排出,這一破裂的過程對一些敏感的婦女會產生下腹疼痛。
4、排卵期出血
為排卵后癥狀,通常持續時間2-3天,出血量不多,有時僅表現為白帶略帶紅色。排卵期出血可能是由于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急驟下降,不能維持正常的子宮內膜生長,引起子宮內膜表層局部脫落,從而發生突破性出血。在出血的同時,可伴有下腹疼痛不適的感覺,一般不需要處理。
5、對男性更有吸引力
有試驗將若干男性分為兩組,一組是聞排卵期女性T恤的男性,另一組是聞沒有排卵的女性T恤的男性,結果發現,前者男性體內的睪丸激素含量要比后者高。睪丸激素水平高,則發生浪漫求愛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