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廣西省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是高壽女性最多的地區之一。這個地方為什么歷來出長壽老人呢?她們到底是有什么養生延年的特殊生活習慣呢?現在小編就來從飲食上探索其中奧妙。希望大家借鑒借鑒。
巴馬人吃的烹調油,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用油量少,另一個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長壽之鄉的人們吃的都是本地自產的食用油,它們是山茶油和火麻油,這兩種植物油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對預防血脂異常、動脈硬化非常有幫助。
巴馬人吃雞鴨魚肉很少用紅燒,根本不用油炸、燒烤,而是用少量的姜蔥加白水煮,吃時蘸鹽分很少的調料,很像上海的白斬雞。
巴馬長壽老人最常吃的主食是玉米粥,用當地出產的玉米加入地瓜或者南瓜一起煮,巴馬人叫這種粥為“百歲飯”。巴馬人喜吃粥食,將玉米與各種雜糧、雜豆在一起煮,很像我們常吃的“八寶粥”。這樣的粥食不僅營養均衡,也使牙齒減少的老人不用費力咀嚼,有利于胃腸消化。
新鮮的蔬菜也是巴馬人每餐不可缺少的食物,他們習慣將菜在開水中稍微一燙,撈出后蘸著佐料吃。佐料則喜歡切少許的細蔥、香菜,料汁中滴入少量的火麻油,再加入少量的醬油。
巴馬長壽老人的飲食結構總結起來有如下幾個特點:
食物多樣,食材新鮮
脂肪不高,鹽分很低
粗糧較多,肉類較少
不用油炸,常用水煮
水分充足,食不過量
巴馬長壽老人的飲食特點給我們的啟示并不是吃什么特殊的食品,而是均衡的飲食結構,簡單的烹調方式,節制的進食數量。做為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我們除了對購買的食材的安全性難以控制之外,巴馬人其他的飲食特點都比較簡單,并不是難以企及的,我們都可以做到。
綜上我們可知如果我們能夠長期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那么長壽百歲、安享天年并不是遠不可及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