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相親族以及他們的家人為了結婚這一“人生大事”忙活兒時,都市不婚族悄然興起。對主動選擇或者接受事實型的不婚族而言,他們都有多條理由拒絕圍城生活。
理由1-自由空間我獨享
“我一個人過得挺好,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想不通干嘛要結婚。”1976年出生的mike說起自己的不婚選擇很坦然。
他是獨生子,和父母關系良好,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外加不少朋友,戀愛談過幾次,但婚姻對他似乎沒什么吸引力。
mike拒絕婚姻的理由很簡單:“結婚意味著有另外一個人完全介入你的生活,管束你的行蹤,我好不容易擺脫老媽的控制,何必再給自己找個鐐銬呢?”
一位自稱年齡在24-30之間的女青年說:“婚姻是要負責任的一個法律和倫理關系。我是個害怕負責任的人,或者說是熱愛自由的人,不想被婚姻束縛著。”
專家分析:mike的不婚屬于“自選動作”,他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因為在青春期到青年前期這段時間,一個人應該建立的親密關系他沒有錯過,所以現在的選擇是一種理性思考的結果。不少看重自由空間的不婚者都屬于這一類型。
理由2-享受愛情不想結婚
“我單身,但不獨身;我有伴侶,但是不結婚。”這種狀態已成為一些時尚人士之選。廣告公司白領lily說:“我們有確定的關系,享受浪漫的愛情,可是結婚后就不一定有這么美好的生活了。”
另一位白領女性告訴記者,尚未跨入婚姻,兩人珍惜在一起的生活,仿佛一直在談戀愛,就算吵架了,也會互相承認錯誤。反觀身邊許多已婚朋友,婚后不僅有瑣碎的家務活要料理,更可怕的是,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到時候愛情在一大堆關系、事務面前必然要隱身。
專家分析:在這類不婚者眼里,婚姻就是一張紙,不要這張紙,愛情美麗的光芒不會褪色。
理由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來自北京的賢菁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獨善其身。”
mike也表示,婚姻太復雜,幸福的因素完全不像單身生活那么好控制,既然結婚不一定幸福,而自己目前的狀態幸福得像花兒一樣,那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尤其是看了幾個同學、同事上演結婚離婚再婚的“折騰”,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不婚決心。一些大齡青年對記者說,自己目前過得很好,上班本來就很忙,占用的自己的大部分時間,下班之后的時間可以和朋友吃飯喝茶打牌看電影,也可以享受珍貴的單身空間,自己已經沒有欲望、動力和目的認識新的陌生人了。
專家分析:婚姻是和獨身、戀愛完全不同的狀態,這類人對婚姻的不確定性有不安全感,不想犧牲目前的生活。
理由4-恐婚源于父母婚姻失敗
從北方城市考入上海名校,又被跨國公司青睞,漂亮女生cathy身邊追求者不斷,轉眼間畢業7年了,同齡女生幾乎都披過婚紗了,唯獨cathy依然單身。閑言碎語開始出現,大家認為她眼界太高挑花了眼,其實很多人不知道cathy因為童年時期父母三天兩頭吵架,甚至發生家庭暴力,所以她對婚姻充滿了恐懼,總是認為不可能有美滿幸福的婚后生活。
專家分析:眼下適婚青年的父母一代中有一些人受外來思潮影響,婚姻受到沖擊,如果父母婚姻失敗或感情不好,可能會影響孩子對感情和婚姻的態度,孩子可能沒有學會良好的和異性交往的模式。像cathy這種情況是比較嚴重的,更多的人只是對婚后生活有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