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小路女26歲銀行職員
(小路在她發來的一封E-mail中寫道:“我跟蘇最早是通過網絡戀愛的,但我保證,我們的網戀一定是‘海內孤本’。”當小路來到報社,記者與她的交談,便單刀直入從她的網戀開始。)
“當木村愛上羅蘭”
蘇比我大5歲,身高1米74,模樣挺帥。大學畢業后,老家在郊縣的他留在上海市區工作,目前月薪4500元,仍有“升值”潛力———2000年1月,當我的好友說服我去“相親”時,就給了我這么一堆有關他的“數據”。
說真的,當這些“硬件”擺到面前時,那時已兩年沒有戀人的我,還真有點動心了。好友慫恿道,蘇是她男朋友的同事,見過兩次,看起來挺不錯的。“相親”實在太老土,我一向強烈反對,但那次,我答應了。
就在好友張羅著見面計劃時,我突然改了主意。那會兒我正迷網絡,所以別出心裁地想了個花頭,對好友說:“把我的OICQ號碼給他,今晚8點,我們網絡上見。”為防他人“騷擾”,我還特意約定了一個QQ“接頭暗號”:當木村拓哉愛上索菲亞·羅蘭。
那天晚上,我很準時地上網,準時打開OICQ。8點整,一個昵稱“山里阿哥”的用戶發來了加入好友的請求,請求語正是:當木村拓哉愛上索菲亞·羅蘭———就這樣,我和蘇算認識了。
雖然我明白,網戀是虛幻的,但我總堅持,我和他的網戀與眾不同。有朋友“做媒”介紹,加上網絡上的交流,我們的感情應該是現實基礎上的浪漫。但是,我徹底打錯了“算盤”!
他見面就叫我“老婆”
在QQ中,蘇很“能說會道”。每次打開“兩人世界”的窗口,我總靜靜地看他滔滔不絕,偶爾插上幾個代表表情的符號。我們聊工作、聊過去的經歷,那時蘇給我的感覺,是個細致、自立的男人。
我倆的公司,上班時都可以上網,因此我們最初的網上接觸幾乎是全天候的。蘇會在每天的不同時間,發來各種電子卡片,提醒我準時吃飯、多多休息。我想,我完全被那個虛幻的蘇打動了。
將近兩個月后,我們在網上已經彼此稱呼“老公”、“老婆”,談論的話題也已無所不及。但事實上,除了見過一眼他的照片,我們還沒有任何現實中的交往,甚至連電話都沒有通過一個。其實我很喜歡這種不真實的浪漫,想把這個階段拖得更長一些。
去年3月的一個周末,我下班回家。剛走到公司門口,突然聽見身后有人叫我的名字———回頭一看,正是照片上那個帥氣的蘇。他快步迎上前來,將我一把摟在懷里,親熱地大叫一聲:“老婆!”
當時蘇的舉動,真把我嚇了一跳!雖然他早已是我的網絡情人,但初次見面,陌生感和距離感是明顯的。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去擁抱一個陌生人,更別提應和,叫他“老公”了。那天見面的場景很尷尬,蘇的親熱與我的緊張呈現鮮明的對比。我在心里悄悄地打問號:這人怎么看起來那么輕浮?
不過疑慮歸疑慮,可晚上一回到網絡,我的感覺立刻又回來了。在他幾句夸贊我漂亮、穩重的“馬屁”之后,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疑慮,開始了我和蘇在現實中的戀情。
(聊到這里,小路突然補充了一個細節:“那天初次見面,是傍晚5點半。我本以為蘇一定會請我吃晚飯,慶祝我們正式‘見光’。可是沒有,蘇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時間還早’,結果一起在淮海路走了一段路,就各自回家了———當時我就太笨,沒從這樁小事中覺察出他的致命弱點:嗜錢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