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曉有個“婚活”老媽。從小,黎曉曉就被媽媽“富著養”,舞蹈、鋼琴樣樣皆通。媽媽認為,這樣女孩才會有高貴氣質,長大了即便沒有很好的事業,照樣可以找到滿意的婆家。
其實,對于老媽的勝算,黎曉曉明顯有些底氣不足,自己長得不是很漂亮,工作也不盡如人意。前不久,有人給黎曉曉介紹了些不錯的男孩,幾番相親都失敗,尤其是黎曉曉喜歡的那個陽光男孩,他卻沒看上自己。黎曉曉不由得反省自己,決定提升素質贏得愛情。
黎曉曉開始不遺余力地包裝自己。她開了雙眼皮,衣服非品牌勿擾,用她的話來說“美麗才有希望”。工作之余,黎曉曉報名參加了一個美容學習班。美容老師教給大家護膚常識、化妝技術,還有色彩搭配基本知識。黎曉曉是個聰明的女孩子,活學活用漂亮了許多。她接著自修了禮儀,舉手投足處處優雅。黎曉曉的變化讓同事對她刮目相看,她在公司里的回頭率猛增,身邊獻殷勤的男孩子也多了起來。黎曉曉頓覺信心倍增。
閑暇時,黎曉曉還去好友開的花店學插花,去茶道館學茶道,并天天堅持練瑜伽減肥。她發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氣質高雅的“氧氣美女”,吸引眾人眼球,讓自己在愛情里有更多的機會。她臉上總是帶著自信的笑容:哪怕釣不到“金龜婿”,多多裝備受益的總是自己。
第三只眼(同事小玉):
我相信曉曉以后一定會嫁得好,因為幸福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但如果全盤接收曉曉媽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理論,未免會為之失去自我。畢竟努力改變自己,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好,不管愛情結局如何,生活都可以更加精彩。
故事三:
女主角:流蘇 29歲 設計師 口號:
美滿姻緣要靠“策”
情景掃描:
流蘇長得挺甜美,身段也苗條,職業是準白領。二十五歲前,追她的帥哥鞍前馬后好不熱鬧。那會兒流蘇心氣兒高,并不急著定終身。誰知沒過兩年,給流蘇搭橋牽線的少了,而那些被她淘汰的男生也一個個升級成了奶爸或好老公。
流蘇難免感到失落,同時意識到矜持等待已行不通,幸福需要主動出擊。流蘇找來閨密小米,兩人嘁嘁喳喳密謀一番,一份詳細得不能再詳細的,用以解決流蘇婚姻大事的“粉皮書”新鮮出爐。按照“粉皮書”的步驟,小米陪流蘇去婚紗影樓拍了一套精美婉約的個人寫真集,并上傳到流蘇的博客和個人網頁上。
流蘇發揮裝潢設計師的特長,把博客裝潢得像個溫馨浪漫的閨閣。不同的是,這座閨客的“門廳”有流蘇的個人資料介紹、聯絡QQ、電子信箱,“展廳”有流蘇裝潢設計作品展示,生活館陳列著流蘇DIY的十字繡和壽司。
經流蘇的精心打理,博客訪問總量驟增,但隨之而來的煩惱也不少。通過QQ、電子郵件聯絡流蘇的男人也有不懷好意的。為不浪費時間和精力,流蘇設置了鏈接和信息限制。
通過網絡,流蘇雖找到了幾個約會對象,可都不甚滿意。但流蘇毫不氣餒,又把博客上的內容制作成紙質畫冊,只要有相親會就帶上。一次,流蘇帶著個人畫冊參加單身派對,一位“海歸”對流蘇的畫冊創意贊不絕口,對她本人一見鐘情,說自己就喜歡流蘇這種漂亮大方,主動追求幸福的女孩。流蘇對“海歸”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頻頻約會后開始談婚論嫁。
第三只眼(閨密小米):
當初幫流蘇策劃“脫剩”方案,心里還是有幾分忐忑,擔心流蘇的“恨嫁”被人當笑柄。事實上,也有人對流蘇冷嘲熱諷,把她稱為“結婚狂”。流蘇也為之苦惱過、退縮過,但最終她堅守了自己的婚姻策劃。幸運的是,她成功了!同時證明,只要能找到真命天子,女孩子大膽一點、主動一點、直白一點又何妨?這不,我也開始策劃自己的“進城”方案了呢!
“婚活”是種積極態度
現代不少女性在婚戀路上,都會經歷這樣的情形:妙齡時把婚戀門檻設得過高,眼光過于挑剔,以至于錯失良緣。而花季不再,變成“剩女”時,又整天自怨自艾,恨不得天上能掉下一個“寶哥哥”。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婚活族”,她們打著“像找工作一樣找對象”、“把愛情當理想,把結婚當事業”的旗號,以“超常”的態度尋人生的另一半。
雖說愛情這東西可遇不可求,但這并不意味我們只能坐以待斃,默默等待被丘比特的神箭射中。美國兩性專家Dr. Pat Love認為,在尋找伴侶的過程中,要保持積極的態度,鍥而不舍。“婚活族”正是以這樣一種積極的態度,給自己主動創造贏得愛情的良機,實現風光嫁人的愿望。
“婚活族”,明白自己想找的另一半究竟是什么類型的人,主動為自己創造愛情機遇,選擇既節約時間成本又節約經濟的方法向愛情靠近。但“婚活”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過多的關注和心力投入到結婚、嫁人上,也許你就不再有自己的生活和獨立的思想了。
心理學中有個葉克斯·多德森動機定律,告訴我們做某件事情的動機和可能取得結果之間呈倒U形關系。直白一點說,就是做事不努力不行,但目的性過于強烈往往也會有志者事不成。凡事只用七成力,才是最好的力道。
所以,只有把婚活和生活結合得恰到好處的時候,就是你最讓人矚目的時刻。